《島嶼觀察站》金門海水何時清?
金門是一個島嶼縣,四周的海域和廈門、漳州、泉州的海域相連接。自古這個地區就是同一片土地、同一片海水、同一批人民,承繼著同樣的文化傳統,過著同樣的海洋生活。
由於過去中國內戰的歷史因素,金門與這些沿海縣市的聯繫,全面中斷了半個世紀;直到1979年中國大陸與美國關係正常化,兩岸停止炮擊;1992年金馬戰地政務結束,金門回復常態政府;2001年兩岸開始小三通,這才逐步恢復了本地區人民在海洋上的交通活動。
但是,局勢緩和了,交通便利了,人民往來開始逐漸增加了,相應的海洋共同管理體系卻仍然因為種種因素,至今沒能建立起來。這就給少數心存僥倖的人,提供了違紀犯法的機會。
從金門的角度來看,除了海水污染、海漂垃圾等等,來自大陸的海洋威脅之外,在金廈海域還經常發生大陸漁民電魚、非法採砂,甚至走私、偷渡等犯罪行為,這才是更嚴重的問題。雖然,大陸的官方執法單位,已經在積極努力地設法查處這些犯罪行為,但是,面對著三萬多平方公里(金門380+廈門390+漳州18600+泉州11360=30730平方公里)的廣闊海域,坦白地說,的確還是力有未逮啊!
這兩年來,廈、漳、泉三市的海洋執法支隊都陸續增聘了所謂的「執法協管員」(一種非公務員身份的協助工作人員),但是仍然不濟事。據相關人士透露:僅在2006一年,就曾經發生了近300次大陸執法船在接近金廈中線水域,眼睜睜地看著大陸電魚或盜採海沙的小船躲入金門水域,而無法登船執法的情況。因為大陸船民都知道,廈門政府船舶不會越線進入金門水域。─這也是為什麼越來越多的大陸船民,喜歡到金廈水域中線附近來電魚、採砂的原因。
從金門海巡執法人員的角度來看,大陸違法船舶進入金門水域,雖然理應由我方登船搜證、移送法辦,但是,一則,我方常常沒有機會得知大陸違法船舶已突然躲入中線靠金門的一邊;二則,雖有一些大陸違法船舶,被我方順利查到了違法證據,金門執法人員也不知道該如何將這些非法證據,轉交給大陸執法機關。而且,即使真正交給了對方,對方是否會把我方提供的證據,當做在大陸法院判決、處罰大陸違法船舶的有效依據?也還是個未知的問題。
其實,在金門法院管轄大陸非法作業船舶案件,只是徒然浪費金門的司法資源。如果果真判處了違法者三年徒刑,還得在金門監獄養他們三年,真不划算。
因此,目前亟需協調出一套兩岸金廈水域的聯合執法措施,讓雙方的海上執法力量,能隨時相互配合,裏外夾擊,把非法破壞水域環境和資源的船舶,當場緝獲,當場交給各自管轄的主管機關法辦,才是正辦。另外,為了解決海漂垃圾等問題,雙方的聯手執法,同步清理,也同樣有其必要。
現在,廈門的沿海小漁船大都已經被收繳,沿海漁民也都陸續轉業完畢,海上漁船明顯減少很多。但是,廈門正在籌辦遊艇事業,可以預見,不久之後的金廈水域,會出現更多的大陸私人遊艇和大陸休閒漁船。相關的海洋執法需求,只會越來越殷切,不會越來越減少。如何儘速協商、建立一套雙方聯手執法的流程,讓雙方的執法工作變得更加有效,實在是雙方立法與執法單位應該進行的研究課題。
比較難辦的問題是:兩岸的關係微妙,行政官員受制于法令和執政當局有形、無形的限制,往往不能找到真正的著力點。因此,民意代表機構就有了更大的發揮機會。
不客氣地說,大陸基於對臺灣的善意,嚴格執行自1992年以來的自我規範,不進入金廈水域中線以東、以南的內部,這是臺灣應該感謝的事。而臺灣不但有人一再企圖否認「92共識」,而且一再企圖全面醜化大陸,這就不合事實,更非人民之福。好在金門人民對於大陸自有一套和平、理性的主張。因此,金門的民意代表還有機會發揮自己的有限權力,在促進金廈水域有效執法問題上,做點事情。
我們期待著金門能被乾淨、安全的水域包圍著,真正成為永久美麗的花園島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