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大佛園區設置縣府評估報告出爐

發布日期:
記者: 陳榮昌/縣府報導。
點閱率:787
字型大小:

興建金門大佛園區,這一陣子已成為地區鄉親相當關注的話題,贊成、反對的聲音都有,金門縣政府在這次的議會臨時會中,特別提出「金門大佛園區設置之可行性評估報告」,以爭取鄉親認同、建立共識。

縣府表示,金門值此風雲際會,兩岸三通開啟,國共矛盾日益趨緩,民生建設日臻改善,經濟發展漸現曙光,人心於追求物質文明之際,亦汲汲於精神層面之提昇與心靈之充實,於此時機闢建大佛園區,增益觀光資源、產業特色,進而帶動地方繁榮,可謂千秋萬代的事業。

縣府除感謝議長、副議長及議員們對建造金門大佛的關心外,也強調,民主時代多方的聲音是為了決策走向更正確的方向,符合大眾的利益,任何意見都是為了金門發展得更好,大佛建造將與金門各項建設共存共榮。

在該份可行性評估報告中,縣府說明,興建金門大佛之議,主要來自三方面:水陸法會因緣;信眾的願力;地方賢達建言。

關於水陸法會因緣方面,縣府表示,金門縣於民國九十三年六月十四日至二十日啟建「兩岸和平消災祈福超薦水陸大法會」七永日,為金門自晉唐開發一千六百餘年來未曾有過的佛教水陸大齋勝會,兩岸高僧及眾生願力成就法會殊勝圓滿。法會之收支相抵結餘款計新台幣一千七百七十八萬八千二百七十五元,爰依啟建法會之初衷,悉數作為建造「金門大佛」之基金,並邀集地方人士成立籌建委員會,推動金門大佛籌建事宜。

有關信眾的願力方面,民國九十三年六月十四日啟建的「兩岸和平消災祈福超薦水陸大法會」,法會期間,信眾皆認為金門本佛天佛地,希望法會結餘款能秉持當初啟建之初衷,籌建一尊大佛以為誌念,並將捐助法會功德金一萬元以上者勒石記名,以垂諸久遠。

民國九十五年十月二十二日至二十九日,金門縣又啟建第二次「兩岸和平消災祈福超薦水陸大法會」,參與的信眾更加熱絡,兩次法會啟建,信眾為追求兩岸和平的願力更加堅定,為建造「金門大佛」的願力更加宏大,諸山長老及法會委員感眾生願力之虔誠,以「金門大佛」作為兩岸和平的象徵,並促進地區觀光發展為鵠的。

除此外,縣府指出,興建金門大佛之議,其緣起有一部分也是因為地方賢達建言,地方人士建議,金門因地理環境因素,自古為兵家必爭之地,這塊土地上歷經無數的大小戰役,承受了無數的悲痛與血淚。「海國桃園、佛天福地」是金門先賢一直歌頌的淨土,戰爭或許漸漸遠離,唯平和的樂章卻未真正來到,啟建水陸法會是為了超渡為金門過往犧牲軍民的亡魂,建造大佛更是為兩岸永息干戈作最佳的見證,唯以金門民間之信仰與認同,建造觀世音大佛應是最適切的,大佛建造佛光將普照兩岸三地,不唯樹立一尊佛像,更可造就佛教聖地的美名,創造觀光人口的倍增。

至於籌備暨園區選址經過,縣府說明,在籌組籌建委員會部分,以「金門地區啟建兩岸和平消災祈福超薦水陸大法會」委員為主體,並於金門日報刊登廣告,邀請國內外熱心人士參與,共組成委員五十四人,廣邀各界人士提供意見,為金門大佛之籌建集思廣義,提出最佳方案,付諸執行。民國九十五年並成立「財團法人金門大佛園區開發基金會」,推動相關事宜。

有關興建地點的選定,係於每鄉鎮列出一處地點,並納入委員所提四處地點,進行研議,故最初臚列九處基地,分別為:(1)金城古崗東紅山(2)金城豐蓮山(3)金湖料羅廢礦區(4)金湖蘭湖后山(5)金沙英坑后山(6)金沙金龜山(7)金寧西堡觀音亭山(8)金寧東坑煙屯山(9)烈嶼福上山。

經籌建會針對這九處基地詳細討論,篩選出三處,決議以金沙金龜山、金湖蘭湖后山、金寧觀音山,徵詢各方意見後取一處定案。復經各方提供意見,認為金湖蘭湖后山環山地籍多為私有地,進出道路開闢不易,且山體難成獨立景觀之氣勢;金寧觀音亭山雖謂稱山,實則一村落外之雜林,未有山之景象;金沙金龜山週邊環水,東有西園鹽場,西有田墩魚塭,北有金沙港,就以立觀世音大佛而言,頗有出水蓮花之勢,且週邊地籍可供發展園區整體之需求。

關於發展目標與整體構想,縣府表示,「財團法人金門大佛園區開發基金會」董事長明乘長老在台灣台北新店創辦了「私立能仁家商」,民國八十七年返回大陸故鄉河南汝南啟建「南海禪寺」,佔地二百多公頃的南海禪寺,計投資人民幣十億元,開發成為河南汝南的觀光發展龍頭。明乘長老年青時在金門當兵,曾蒙地方善心人士照顧,讓他感念不已,存著這份感恩的心,發願要以實際的行動回饋金門,親睹金門建設發展狀況以及金門的地理區位,綠地植被,閩南古風等優越條件,若能就金龜山及週邊開發成為大佛園區,由基金會統籌規劃推動開發,必能使金門成為佛天勝地,帶動整體發展,臻金門於富康繁榮,將來基金會如果解散,一切財產悉歸屬「金門縣政府」所有。

有關金門大佛園區規劃構想,縣府說,金龜山及週邊土地約有一百二十公頃,山上可建一百六十公尺高的觀世音立佛,加諸蓮花座五十公尺,總體高度二百一十公尺,創建世界第一大佛,山體週圍建城廓以繞,廓牆建千佛窟,週邊土地則可以開發為道場,建立佛寺、佛學院,並以康復中心、養生村融入,再配置閩南文化園區、華僑博物館等週邊的配套設施,從此發展觀光及地區產業,為金門後代子孫創造利基。

縣府強調,以大佛園區帶動廢棄之田墩魚塭、西園鹽場及文化園區的全面開發,引領金門整體發展,對金門爾後的醫療改善、金廈大橋的建造、海空交通的通暢、海上遊樂的規劃,應是相輔相成,並行不悖。

縣長李炷烽表示,「大佛園區開發是一項艱難的事業,也是千秋事業」。在接受議員質詢時也指出,金門大佛園區開發基金會是自發性的組織,這樣的活動對金門發展有幫助,不能置身事外,對於金門建大佛的創舉,他也舉例到外國旅遊都會安排去參觀許多教堂,其建築典雅壯觀,吸引遊客駐足欣賞,成為觀光客造訪的熱門景點。而國人對於佛教的敬仰,也將帶來既大且深的正面影響。

而有鑑於貝塚遺址保留維護的重要性,李炷烽也指示金門縣文化局,應編列經費預算,配合大佛園區,聘請學者專家再作金龜山地表調查和地質探勘,規劃貝塚遺址成為可以進入參觀的娛樂區,以有效保留先民的文化史跡,讓大佛園區與貝塚遺址相輔相成,相得益彰。同時強調,建設大佛園區,必是以人為本,要注重環境的保護,文化史跡的維護。金門大佛園區的開發是要帶動地區各項產業、交通、觀光,甚至宗教的全面發展,有關環境保護、古蹟維護、以人為本的環境開發,一定會請專家學者群來做一個合理的研究。

  • 金城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0號 金城分銷處地圖
    (082)328728
  • 金湖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山外里山外2-7號 金湖分銷處地圖
    (082)331525
  • 烈嶼分銷處
    金門縣烈嶼鄉后頭34之1號 烈嶼分銷處地圖
    (082)363290、傳真:375649、手機:0963728817
  • 金山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2號 金山分銷處地圖
    (082)328725
  • 夏興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夏興84號 夏興分銷處地圖
    (082)331818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