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金沙國中把《愛》書列為推廣閱讀書籍

發布日期:
記者: 張建騰/專題報導。
點閱率:459
金沙國中把《愛》書列為推廣閱讀書籍

金沙國中把《愛》書列為推廣閱讀書籍

「愛的教育」是存乎一心,並不光只是嘴巴講講,還要能以行動表示關懷。身為一個老師,在下課離開教室之前,如果肯多用三十秒或一分鐘,以行動去關心一位學生的狀況,就可以為教學活動及師生關係注入更多的關愛與敬愛。

 以上是金沙國中校長何莉莉對「愛的教育」的一番體認。

  在金沙國中的開架室圖書室中,陳列了一些用來做為班級閱讀推廣的書籍,包括︽伊索寓言的智慧︾、︽幕永不落下︾、︽少年小樹之歌︾、︽富爸爸,窮爸爸︾、︽點一盞心燈︾、︽讓高牆倒下吧︾、︽世說新語︾:::等等,其中還有一本不褪流行的︽愛的教育︾,原文書的書齡約有一百二十一歲了。

  ︽愛的教育︾是一本世界名著,作者為艾德蒙多.狄.亞米契斯,他是義大利人。在金沙國中圖書室可以找到的︽愛的教育︾,是由義大利人康華倫教授(威尼斯大學中文博士)審訂,一九九六年第一次版,一九九九年第一版二刷;不過,民國初年的散文家、教育家夏丏尊,曾經於一九二三年(民國十二年),對照日譯本和英譯本翻譯過︽愛的教育︾,同時代與之齊名的散文家、教育家朱自清則是夏丏尊中文譯本的第一位讀者,並為夏譯做了校正;豐子愷(漫畫家、作家、翻譯家、美術教育家)則為該書繪了插畫。一九二六年由上海開明書店曾以單行本出版夏丏尊所譯的︽愛的教育︾。

  ︽愛的教育︾在義大利叫「心」(Cuore),英譯本則沿襲了這個名稱;夏丏尊所擁有的日譯本有兩種版本,一種譯為「愛的學校」,一種譯為「真心」;他把這本書翻成中文後,用了一個如今看來,實在是再好不過的譯名,那就是最為人們熟知的「愛的教育」。如今,愛的教育,不只是一本書的書名,儼然就是教育的核心價值。

  夏丏尊生於一八八六年,卒於一九四六年的昨天(四月二十三日)。他本名夏鑄,字勉旃。著有︽平屋雜文︾、︽文章作法︾、︽現代世界文學大綱︾、︽閱讀與寫作︾等。譯有︽愛的教育︾、︽續愛的教育︾等。

夏丏尊認為︽愛的教育︾不只是兒童讀物,父母、教師們也應該讀,並流一流「慚愧或感激之淚」。夏丏尊自己就曾被這本書的內容感動到流淚,因此決心翻譯這本書。目前,巿面上或圖書館裡有各種版本的︽愛的教育︾,雖然未必能看得到夏丏尊的舊譯,但還是可以藉著後人新譯,一窺原作者的本心。

  康華倫把︽愛的教育︾當成書海裡的一顆珍珠。他在序文(康華倫所審訂的版本)中說:︽愛的教育︾是所有義大利人在孩堤時代必讀的一本書。書是以日記體的方式書寫,以道德教育為準則;書裡有小孩為救祖母而死的故事,有千里尋母的故事,有對感恩、孝順、慈善、勤奮、愛國、希望、責任、友誼的期許。在工業時代,閱讀這種有關人類情感的書籍,是極有必要的。

  金沙國中把︽愛的教育︾列為推廣閱讀的書籍,校長何莉莉認為,愛的教育不只是一本書,而且應該教育者的本心。在教育孩子的時候,如果能做到心中有愛,舉手投足就可以讓孩子感受到老師的用心。老師心中有愛,學生即使犯錯接受處罰,也能體會老師勸善規過的用心。

  何莉莉認為,愛的教育可以表現在兩個層次,一方面要在專業上敦促學生,不能放任學生怠惰;另一方面要在生活上關懷學生,例如課離開教室前,多用三十秒或一分鐘的時間,適時給某一個學生一句關心的話、讚美的話或是勉勵的話,讓學生感覺到老師心中有他。師生之間有了關愛、敬愛和信賴,教學就會有效果。

  何莉莉表示,每一個學生都應該被視為可造之材。如果國中三年,有人從沒在沙中上台領過獎,那麼在今年的畢業典禮上,她將親手把畢業證書交到這些學生手裡。一方面是鼓勵學生,讓他們感受到完成學業的可貴;一方面則是表達一點歉疚,因為在三年之中,學校竟然沒有發現到他們長才,並為他們設計出他們應得的獎項。

昨天(四月二十三日)是夏丏尊的忌辰,不管有沒有人把它當成一個紀念日,他翻譯和傳播的「愛的教育」,已經成為教育的恆久話題。後續的譯者,若沒有把書名的原譯者介紹一番,實在是對不起這位教育家。

此外,現在這個社會,似乎也太小看了「愛的教育」四個字,彷彿只把它當成不能體罰學生的藉口。事實上,就像康華倫說的,︽愛的教育︾裡的孩子們,無論面對多麼困難、艱苦的情況,都會勇敢去面對,而且書中的主人翁安利哥(一個小學生),在書中所接受的,也是極為嚴厲的教育方式!愛的教育是要教出感恩、孝順、慈善、勤奮、愛國、有希望、有責任、有情有義的孩子,不能教出自私、貪婪、無禮、邪惡、善妒、欺詐、脆弱或不堪一擊的孩子。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