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嶼擋土牆禁不起大雨考驗居民希望鎮所徹底改善
青嶼一號民宅後面的擋土牆工程究竟是為何而施?牆雖高,卻擋不住土流;牆雖厚,卻擋不住渾水;水和土在門前積成泥沼,走起來是一步陷,一步墜!
昨天上午七點四十幾分起,天空就下起了傾盆大雨;這一個上午的雨勢,考驗了青嶼的擋土牆工程。經過雨水的沖刷,青嶼一號右側門外的巷子,成了泥沼。腳一踏出去,身子就跟著往下墜;想抬腳?可得費點力氣才能拔腿抽身。從上午到正午,累積的泥量,約有七公分深,進出得用木板架成獨木橋。泥水還順著巷子,流到古厝的門口埕,讓居民覺得心理很不是滋味。
據青嶼一號的居民張輝山表示,他們屋後原來是一個坡地,因為雜草蕪廢,雨季又有逕流為擾,因此爭取在屋後興築一道擋土牆。
據張輝山和他的母親表示,這道擋土牆從八十九年開始爭取,經過幾年的時間才告確定;農曆豬年過年前(狗年的十二月初五)開始動工(國曆一月二十三日),做做停停,現在已完成約百分之八十。
張輝山原本以為有了擋土牆之後,將來就可以高枕無憂;不過,昨天這一場大雨所帶來的泥流,讓他感到事與願違。他希望金沙鎮公所及早想想辦法,讓擋土牆發揮功能,擋住土流和泥漿。
據張輝山所述,為了回應他們改善居住環境的要求,金沙鎮公所在青嶼一號等兩樓古厝和一棟水泥柴間等三棟建築的屋後,築起了擋土牆。原本牆高只有一米半,已在他們的央請下,改為兩米。
不過,兩米高的擋土牆,依然沒有完全擋住水,也沒有擋住土;大雨一來,他們家的周圍,就成了泥沼之地。
青嶼的這堵擋土牆功能之所以適得其反,可能是擋土牆以上的坡地,原本是雜樹和草地,動工之後,幾乎已經全部挖除,失去水土保持的功能。此外,張輝山認為,擋土牆周邊和聯外道路兩邊,都沒有水溝可以宣洩。擋土牆所預留的洩水孔,也沒有過瀘功能,流出的不只是水,還有土;他擔心若過瀘功能不能發揮,洩水孔很快就會完全堵塞。
土流泥流的情況,前兩周已經發生過。昨天上午,宅邊又開始淹水,淹土,張輝山就打電話向金沙鎮公所反映。金沙鎮公所則通知承商前往查看。承商雖然看了,但張輝山不知道以後會不會有什麼具體改善的作為;他希望政府既然要為民服務,就要把事情做好,工程慢吞吞已經讓人覺得看不過去,千萬不要花了錢,還得不到效果,甚至得到反效果,那可就不是百姓樂見的了。
看到青嶼一號變成這副德性,路過的鄰人也來抱不平;一時之間,政府的工程,動或不動,都成了民怨。一位蔡姓阿婆指責,像這樣的建設,弄得讓人無法「站踏」!她連「你娘我鬼」之類的俚語都脫口而出。
蔡姓阿婆說,青嶼一號門外的聯外道路做好之後(據張輝山說是八十九年興建),並沒有設置水溝,颱風天,她們家就會被水淹。還有,會勘了幾次的候車亭,也還沒建起來,這讓她覺得有氣沒地方出。另一位路過的老先生也有類似的批評。
張輝山的母親則說,沒有候車亭,對她們這些上了年紀的人,實在很不方便。幾年前(張輝山說很久了),她丈夫生病,她陪著他去醫院,丈夫已經痛苦不堪了,還得在等車時忍受曝曬,病人不知該怎麼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