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續修縣志為金門近代發展寫歷史

發布日期:
記者: 蔡家蓁/金城報導。
點閱率:639
續修縣志為金門近代發展寫歷史

續修縣志為金門近代發展寫歷史

「九十六年續修金門縣志」首次編纂會議昨日召開,縣長李炷烽頒發總編纂聘書給李仕德博士,並期勉編纂委員以求真務實的精神,為金門近二十年發展寫歷史。

續修金門縣志第一次編纂會議昨日上午九時許在金門縣文化局二樓會議室召開,李炷烽以金門縣文獻委員會主任委員身分,頒發總編纂聘書給李仕德,宣示啟動續修縣志的文化建設工程,在場陪同的還有文化局長李錫隆、秘書楊加順等人。

金門縣志最新的版本是八十一年出版,時間斷限到七十六年,其後曾有「八十九年續修縣志稿」,時間斷限為七十七年至八十八年,金門縣文獻委員會這次續修縣志,時間是從七十七年開始至九十六年十二月。

李炷烽表示,編修縣志是地方的大事,過去是十年一修,七十六年開始內政部規定二十年一修,因此,縣府是依法令和以負責的態度,經過二年的籌備工作,正式展開續修縣志大業 。

金門近二十年來是變動的年代,發生包括戰地政務終止、縣長民選、縣議會成立、開放觀光、實施小三通等大事,李炷烽認為對地方帶來重大影響,期盼參與編纂委員們,秉持著求真務實的精神,回顧過去,開啟未來,為金門留下發展的記錄。

續修金門縣志總編纂李仕德,為金門人,現年五十四歲,中國文化大學史學博士,現為文化大學史學系副教授,專長為外交史和台灣史,他曾撰寫「十七世紀的海上金門」、「追尋明清時期的海上馬祖」兩本有關金馬的歷史著作。

李仕德表示,「九十六年續修金門縣志」為金門脫離軍管後第一次修縣志,因此,續修史觀是以民為主,過去舊志採保留和訂正,續修部分則是依史料詳實呈現地方的變遷與發展,至於較易引起爭議的人物志,確定「生人不立傳」原則,至於兩岸隔絕後滯留中國大陸的傑出鄉親和事蹟,也將首度編纂入縣志內。

這次續修金門縣志,除卷首和卷後外,分十六志,各志志名和主纂委員是:總論(大事記要)倪國炎、土地志蔡鳳雛、人民志黃奕展、政事志(人選待確定)、教育志陳金文、農業志陳世保、經濟志楊秉訓、財賦志李沃牆、兵事志鄭有諒、華僑志許維權、職官志郭哲銘、人物志王先正、文化志陳延宗、社會志黃雅芬、觀光志楊再平、卷十六摭錄志郭哲銘,初稿在明年五月出爐,定稿在十月完成。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