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現浯島之美烈嶼鄉親遊大金
由金門縣文化局所主辦「發現浯島自然人文之美」,昨日舉辦第二梯次的活動,計有四十多位烈嶼鄉親熱情參與,飽覽大金門風光,縣長李炷烽在致詞表示,小金門做得好,大金門才可能好;金門做得好,台灣才可能更好,中央只有徹底改善好金門的交通、醫療、水電,金門才能真正成為三民主義的模範縣。
「發現浯島自然人文之美」金門島生態之美昨日上午九時假文化局三樓會議室舉行始業式,李炷烽在致詞時表示,金門已經夠小,不應該在名義上分什麼大小金門,不過他認為此項活動,相當有意義,讓所有金門鄉親更加瞭解家鄉,並從自己開始。
李炷烽說,大小金門交通便利,絲毫沒有隔閡,而他本人更是對金門的大小道路相當熟悉,幾乎每條路都走過,因為他沒事常會開著車,繞行各道路,從小處去發現需改善之處。他呼籲家長與老師要多帶孩子到戶外走走,學習認識家鄉、瞭解家鄉,才會更加愛惜這方土地。
李炷烽也提到,民眾要多關心地方發展,並表達自己的聲音,像最近縣府就委託金門技術學院進行電話民調,希望瞭解民眾的意見;民主要尊重多數意見,但也要顧及少數意見,雖然有人說,民主是多數暴力,但是他相信,只要以金門利益為出發點,大家都會尊重。
「小金門做得好,大金門才可能好;金門做得好,台灣才可能更好」李炷烽有感而發,中央只有徹底改善好金門的交通、醫療、水電,金門才能真正成為三民主義的模範縣。
李炷烽指出,他常跟國民黨高層說,國民黨若做得好,不會把政權丟掉,但是顯然國民黨對金門不夠用心,連帶在金門也失去政權,才會由新黨來執政,他說,任何政府,都要關心老百姓,因為百姓才是國家的根本,國防武力要強,沒有民心也不行,他認為,在戰地政務時期,之所以推行成功,主要是當時的司令官掌握黨、政、軍、勤、特,所以各項業務可以直接協調執行。
如今政府撤軍後,金指部不再關心地方政府政策,也不關心民心請求,民眾對排雷的殷切期盼,似乎未遭重視,他提醒軍方,不要屆時真正的敵人變成老百姓。
李炷烽也誇讚小金門很小,但卻地靈人傑,各項社區發展,執行推動良好,許多鄉親在各行各業表現傑出,這個部分大金門還要多學習。
李錫隆指出,文化資產保存是世界潮流,文化局一直很努力在推行,他提到,金門歷經戰爭洗禮,砲彈保存相當多,他相信再過幾年,世界各地的人都會來金門看戰爭的遺跡與古蹟。
李錫隆也說,最早的文資法在民國七十一年五月二十六日發佈,舊法共有四、五個主管機關,以致遇事互踢皮球;新法於九十四年十一月修正公布,除了有關自然景觀部分仍由農委會主管外,其餘全由文建會統一掌管,所以各項業務推動較為順利。
他說金門的古蹟、歷史建築、文物都是金門很好的文化財,期望大家一起努力來維護、保存;此外,李錫隆也說,為了讓民眾看懂金門的古書,近年來他也積極編著古書的註解書籍,讓珍貴古書,不致無人能懂。
浯島自然人文之美活動第一場安排於四月二十八日,主要為探訪烈嶼生態之美,參加對象為大金門民眾,計有四十多人參與,內容包括有:1、風雞傳奇;2、地質之峻及人文之美;3、軍事與生態景觀。
昨日的金門生態之旅主要有:1、田浦地質及人文史蹟;2、峰上海邊生態之旅;3、西園鹽田遺跡探索。
為了讓民眾徹底瞭解兩地的自然生態,文化局此次也特別邀請包括林馬騰、林英生、林文鍊、洪國泰、王建成、陳木漳、黃振良、葉鈞培等知名生態、文史工作者幫忙做導覽解說,讓參加民眾覺得收穫良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