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金門第一印象縣府要讓觀光客叫好

發布日期:
記者: 莊煥寧/縣府報導。
點閱率:842
金門第一印象縣府要讓觀光客叫好

金門第一印象縣府要讓觀光客叫好

金門開放觀光及小三通後,機場更成為所有觀光客主要進出門戶,也是對金門第一印象,縣府計畫於機場入口處留設迎賓廣場空間,形塑出獨具金門特色意象景觀地標,以加強觀光客對金門的第一印象,昨日在聽取規劃顧問公司期初簡報時,縣長李炷烽也要求將選定的規劃方案上網,徵詢大家的意見,讓更多的鄉親與專業人士參與討論,匯集更多人的智慧,提供好的意見,以彰顯金門的特色。

「金門尚義機場出入口迎賓廣場暨金酒公司前坡面景觀工程美化工程」規劃設計暨建造服務工作期初簡報,昨日上午十時三十分許在縣府第三會議室舉行,由縣長李炷烽主持,審查委員蔡繼堯、李養盛、蔡厚男、許正平、陳家欣、許鴻志等,及工務局課長、財政局代表等人出席。

金門隨著小三通往來觀光人數攀升,機場更成為所有觀光客主要進出門戶,也是對金門第一印象,因此,縣府計畫藉由改善機場入出景觀設施,於機場入口處留設迎賓廣場空間,形塑出獨具金門特色意象景觀地標,以加強觀光客對金門的第一印象,並兼具提供民眾休憩遊覽之活動區域。

昨日會中,城拓工程顧問有限公司蔡世彬技師簡報有關尚義機場出入口迎賓廣場暨金酒公司前坡面景觀工程時也指出,迎賓廣場的實際範圍,為機場出入口道路與桃園路交接圓環,施作範圍為三點九米人行道以內之範圍。

規劃設計主題為「金門精神再現」,迎賓門主體塑造成為具有代表金門意涵的「地標物」,並於設計中盡量融入金門傳統語彙與元素,材料之選擇以金門花崗岩為主,以彰顯金門花崗石島之精神與意象。另植栽綠化的選擇以能適應金門氣候土壤水文為主,並盡力與即將完工之「金門縣三--六、二--十、三--八號道路拓寬暨改善整建工程」工程介面整合,同時儘量採低維護管理之材料及手法以利後續之管維護管理。

昨日會中顧問公司也提出三項設計方案,針對整體規劃及外觀造型、廣場功能、特色、工程經費、施工期程等進行報告說明。其中又以「方案二」最受到評審委員的青睞,該方案的設計,基本組成是以鏤空之屋架型式,增加整體空間之穿透感,並可配合道路節點圓環之特性,以創造多視角、移動性之步移景異,景觀空間,主景構成藉由五組成對鏤空屋架,以由外而內之方式描述金門之歷史發展,分別代表人文薈萃、僑民故鄉、烽火淬煉及璀璨風華,亦可代表金門五鄉鎮。

主體外觀的正立面造型,將傳統屋頂之正脊曲線加以調整,由向外延伸支線段代表金門橋相文化源遠流長,並將廣大僑民之支持與向心力彙集凝聚,轉化為向上發展之推力,藉由向上延伸支線段塑造出金門向上發展、展現一飛衝天之氣象。側立面造型則採傳統之山牆造型,並同時與立面之曲線意涵相互配合。而平面配置以金門主要經濟作物高粱結穗之造型意象,配合中央穿越廊道提供解說、展示機能。

主題構造物全寬為三十三公尺,高度自四公尺逐層提高,最高層為十七公尺。至於主體構造物為RC構造、面貼粗鑿面花崗岩(加勾縫),地景部分,以類地毯草、待宵花、龍舌蘭及野牡丹等。

昨日會中與會的委員也針對期初簡報提出多項審查意見,像是廣場基地綠化植栽的選擇、材質的選取及材料結構的安全性、排水問題、欲進入廣場車子應停在何處、承作廠商的施工品質要求、日後的維護:::等,以作為顧問公司後續的規劃依據與方向。

縣長李炷烽指出,機場出入口迎賓廣場的主題構造物,不應定位為工程,應定位為藝術,才有價值,而造型造景等細節可再加以好好琢磨,甚至可以徵詢雕塑、藝術、美學大師的意見,而主體構造外牆如用大陸花崗岩也能以卡榫方式結合,不需藉助太過現代的材料來建造,效果會更好。

他也要求規劃公司能將選定的規劃方案以三D模擬各角度進場的視覺效果,貼在縣府網站徵詢大家的意見,讓更多的鄉親與專業人士參與討論,匯集更多人的智慧,提供好的意見,讓規劃案更能獲得鄉親的認同與支持,彰顯金門的特色。

此次顧問公司在簡報中,也曾報告有關金酒公司前坡面景觀工程,範圍為金酒公司金寧廠前面之工3─6道路北側坡面範圍,東起盤果路、西迄殯葬管理所,全長約五百一十公尺。

昨日在聽取簡報後,縣長李炷烽認為,由於金酒公司前桃園路路面拓寬工程,降挖產生高差不符合當初預估的高度,無法達到預期的效果,當場決定由林務所負責來植栽及後續的維護,以節省公帑,不過,他也要求植栽應注意排水等技術問題,避免大雨斜坡沖刷影響附近農田。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