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武山慈湖博奕希列永不發展項目

太武山慈湖博奕希列永不發展項目
金門縣永續發展委員會昨召開,與會委員提出諸多意見或建議供金門縣政府推動永續發展規劃參考。其中,委員顏重威則提出永續不發展項目的另類思維,包括太武山、慈湖、博奕的永續不發展,以做好太武山水土保持、慈湖美麗景觀避免被破壞。
金門縣永續發展委員會會議,昨日上午九時起在縣政府第三會議室舉行,由主任委員縣長李炷烽主持,副主任委員楊忠全、翁廷為、委員黃麗卿、江柏煒、簡慧玲、林英生、楊秀珠、陳天順、李再杭、黃怡凱、吳啟騰、李錫隆、楊水森、林振查、蔡鳳雛、許乃權、顏重威、周志強、委員兼秘書陳朝金等出列席參加。
縣長李炷烽指出,人才為發展根本,在兩岸交流日趨熱絡,有許多年輕教師選擇留職停薪出國進修,這樣的舉措有助提高視野和增廣見聞,並鼓勵大家為金門永續發展一起來參與。而有關教育資源整合方面,在有百分之七十一贊成,這對提升教學效果有助益,整合後的多出新穎校舍,並可提供青少年活動、展覽或學生廉價住宿。
李炷烽指出,金門海岸線在大陸實施經濟發展,推動海埔新生地,在潮汐、海流改變,對金門地形地貌造成影響改變,是值得探討的議題。對於醫療問題,也提醒大眾要享受品質,也要付出相對代價,不能自我本位,一味要求政府萬能。
他並指出,教育是一種投資,雖然離島有大自然侷限,但要繁榮發展也要有所犧牲。金門唯有鄉親建立共識,觀念改變,樹立特色,大家付出心力,才能改變和尋求突破。並有使用者付費的心理準備。
縣府研考室指出,行政院於九十二年將台灣永續發展定為永續元年,訂定我國永續發展策略綱領,由經建會協助各地方政府辦理永續發展推動策略規劃,金門縣也於當(九十二)年委託大葉大學規劃,於九十三年六月完成「金門縣永續發展策略規劃書」配合推動,在這些所規劃制定的議題指標與發展策略中,至今已逾二年,因時空轉變與政策、法規修改等,且目前中央於近期也召集多次相關會議,辦理檢討修正執行策略。
縣府研考室並指出,金門縣先前所定議題指標與發展策略,是否符合當前國家永續發展政策,需不需要修訂?宜作檢討;另外金門縣在去年接受行政院研考會辦理執行成效評鑑,委員所提意見,對金門縣飲用水質以TSI作為評量指標,是否妥當等問題,希藉由此會議辦理檢討修正,以利後續推動執行。而金門縣所定十九項議題與五十一項策略方案,希望由委員提供意見,以作修正參考。
研考室指出,中央於近期修改相關法規及對金門縣查訪建議修正意見,包括:促進離島永續發展方針;離島永續發展規劃暨離島建設基金計畫補助準則;行政院研考會辦理評鑑,對金門縣議題與策略之建議;環保署辦理地方永續發展執行情形經驗分享會議紀錄;行政院研考會蒞金辦理評鑑,各委員意見及金門縣政府配合辦理情形。
與會委員並即席提出諸多意見或建議供金門縣政府推動永續發展規劃參考。委員簡慧玲指出,金門活力依然存在,永續發展應著眼下一代,走出世界,且不能放在錯誤方向,同時以金門所擁有豐富資源,善用資源開發發展。蔡鳳雛則認為,經濟發展和環境保持好的前提下,來做金門永續發展較好。
委員楊秀珠則指出,金門在水資源開發和利用上,對於農業用水也要將排灌、儲水設施規劃進去。並重視農特產品的觀光行銷,及原生植物種多加以利用,以利配合觀光發展。
委員顏重威則提出永續不發展項目的另類思維,包括太武山、慈湖、博奕的永續不發展,以做好太武山水土保持、慈湖美麗景觀避免被破壞。而在近海漁業資源短少,應有策略來恢復,並和對岸談。有關廢耕農田太多,也要有策略輔導農民將金門特產推銷到廈門去。至於自行車專用道,宜發展和宣傳,做好基礎建設,以吸引觀光客來金門做單車自由行。至於夜間觀光活動少,可以將具有特色的南管在總兵署演出,並收門票,一方面提供觀光客夜間活動去處,並可發揚南管清音。而加強資訊數位化和人才回流,也宜多思考努力。
委員林英生則希望縣府重視軍事活化,並對海岸線特殊的地質、地貌,如花崗岩、貓公石避免被破壞,以將獨特自然景觀規劃成地質公園,發展生態旅遊。至於併校資源整合應考慮後遺症,以免未來人口增加,要再找地就更麻煩了。委員周志強則建議將太武山列為淡水資源保育區。江柏煒則認為,金門永續總體發展很重要。而在金門技術學院有一千七百位學生,大學部一千位學生以每年九個月、每月平均消費五千元,一年就有四千五百萬元在金門消費,加上一百個教職員一年二千四百萬消費,其實金門技術學院在人才回流、活絡產業對金門有幫助,存在有其價值。
副縣長楊忠全則對金門永續發展規劃,認為內容還可以再加修正,期讓縣府施政更明瞭。而國際交流很重要,在金門處於兩岸政治、地理、經濟區位,從兩岸交流國際化起步,金門最高學府金門技術學院可以再做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