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環境教育講座受理報名

發布日期:
記者: 莊煥寧/金城報導。
點閱率:563

由縣府主辦的「全球變遷與京都議定書及環境創意教學工作坊」活動將於十二、十三日舉行,活動內容有京都議定書理念與環境教育的專題講座及研討與聯誼,及永續校園實地參訪、環境教育創意教學觀摩與經驗分享等。有意參加者,可於十日中午十二時前撥打三三六八二三電話向環保局報名。

為增進各級學校教師及地區大眾對環境教育基本知能之了解與推廣,培育種子教育人員,增進地區與學校推展環境教育之效能,由縣府主辦、本縣環境保護局及金湖國中共同承辦的這項「全球變遷與京都議定書及環境創意教學工作坊」,將於十二日、十三日登場。

環保局指出,本次工作坊活動第一天(十二日)上午八時二十分至三十分在金湖國中學務處辦理報到,活動並邀請高雄師範大學葉欣誠教授專程抵金擔任「京都議定書意義與推動」、「京都議定書理念與環境教育」等課程講師,並安排有全球變遷與京都議定書研討聯誼等。

十三日活動除赴烈嶼參訪地區95年推動環境保護有功學校烈嶼國中,展開永續校園實地參訪外,並觀摩永續校園與綠色學校理念與實務介紹、創意教學經驗分享,及進行環境教育創意教學研討聯誼。

京都議定書是於1997年聯合國氣候變化綱要公約締約國於日本東京召開第三次締約國大會時通過了旨在限制發達國家溫室氣體排放量以抑制全球變暖的管制協議,稱為京都議定書(Kyoto Protocol)。議定書並在127個國家批准下,終於從2005年1月正式生效。

議定書中管制氣體:CO2(二氧化碳)、CH4(甲烷)、N2O(氧化亞氮)、HFC(氟化烴)、PFC(全氟化碳)及SF6(六氟化硫)。減量目標:於公元2008至2012年之期限間,6種溫室氣體排放量平均應削減到比1990年排放量低5.2%的水平。管制國家:議定書中Annex B 國家(大部分為已開發國家,但也包括正朝市場經濟過度的國家,如東歐國家)

由於地球溫暖化係工業國歷史累積排放溫室氣體之結果,基於公約「公平」、「合理」對等之原則,工業國應先負起溫室氣體減量之責任。身為地球村成員,我國也在公約「經濟有效」「最低成本」原則來承擔共同但程度不同的責任與能力,並促進永續性經濟發展。且我國為海島國家,對於氣候變遷所造成的衝擊影響將不可避免,溫室氣體減量絕對是現在不做明天會後悔的工作,環保署去年九月間就擬定「溫室氣體減量法」送立法院審議。以降低台灣因氣候變遷的衝擊及做好調適。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