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公共給水GIS管網資訊系統啟用

發布日期:
記者: 莊煥寧/金城報導。
點閱率:1,722

金門自來水廠斥資新台幣七千五百萬餘元、前後歷經六年完成金門地區公共給水GIS管網資訊系統建置,昨日舉行成果發表會暨正式啟用典禮,正式將金門全島自來水管線數化並納入系統管控,讓金門的自來水供配水作業,更進e步。

金門公共給水GIS管網資訊系統啟用典禮昨日上午假自來水廠舉行,由金門縣自來水廠廠長翁自保主持,並做成果發表報告,縣長李炷烽、水利署總工程司謝勝彥、台北市自來水事業管理處副處長王桑貴、衛道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李述忠、金門國家公園管理處處長黃文卿及縣府多位主管等到場參加,分享地區供水進入e化時代的成果與喜悅。

縣長李炷烽指出,陽光、空氣、水是生命的三要素,金門有燦爛陽光、潔淨的空氣,但長期以來,從中央到地方一直努力,地區還是缺水,「有水喝、喝好水」至今為止目標仍未達到,雖然如此,但縣府還是一直在努力中,此次金門公共給水GIS管網資訊系統啟用也是金門水資源重要的一環,感謝水利署與建置公司的支持與協助。

李炷烽表示,近幾年是水廠更替的年代,水廠建廠至今已逾四十年,水管的老舊、水源與水質的提升、健康的要求、鄉親對於水質不佳的反映等,相對的也讓水廠壓力沈重,本身也是使用者的他也能體會鄉親的感受。但不可否認的是,幾年來中央與地方及水廠員工的貢獻,也是有目共睹,如近年來水質監測系統的建置,老舊水管逐步逐年汰換、逆滲透模型廠的設備的實現,水質e化、數化、水資源開發::等都是努力的成果。

提到老舊水管的汰換,李炷烽說,在汰換過程或許會造成民眾的不便,但這也是轉型與更新的必要之惡,希望鄉親能體諒。水廠也規劃境外引水,希望給予縣民更安全、衛生的自來水。雖然現在政策不成熟,但未雨綢繆,以滿足鄉親的需求,是縣府施政的的重點。

他也表示,以金門現有條件及水廠小小的經濟規模要滿足地區各大小村莊的需求,是力有未逮,但政府提供安全、衛生、無慮、潔淨的供水,是責無旁貸,他也感謝中央長期來對於地方水費的補助無怨無悔,也希望未來得到中央更多的關愛與技術的指導,早日解決境外引水條件的限制。

李炷烽也表示,地區資源有限,但民眾需求無窮,也希望有限資源大家都能愛惜使用,確保未來的永續發展。

他感謝中央對金門水資訊開發與管理的重視,並期許水廠加強老舊管線更新、規劃境外引水,給予縣民安全、衛生的自來水。

水利署總工程司謝勝彥也形容水廠新啟用的系統比台灣本島更進步,節省供水成本的效益可觀;對於地區水質改善與水資源開發,他也表達水利署會持續來協助,讓民眾享受好的自來水。

台北市自來水事業管理處副處長王桑貴也提到,該廠與金門自來水廠是姊妹廠的伙伴關係,GIS管網資訊系統,該處十幾年來建置使用的心得是「後續更新維護很重要」,未來北水處也願意提供技術交流與心得。

昨日啟用典禮中縣長李炷烽也偕同水廠廠長翁自保及抵金的水利署、北水處官員等到場的貴賓共同為金門公共給水GIS管網資訊系統啟用揭幕。

翁自保指出,本管網資訊系統之建置,首先要感謝經濟部水利署自民國91年起協助推動金門辦理「公共給水改善整體計畫」,並分三期編列補助經費共計7500萬餘元,以及李縣長在政策上之前瞻與支持本計畫之推動,始能有今天之成果。

本系統係應用地理資訊系統(GIS)技術,結合地理資訊與圖形顯示技術,收集具空間特性之圖形與文字資料,整合於一完整性的地理資料庫內,運用電腦以建置自來水設備管理資訊系統,作為該廠設置、管理、維護自來水供水設備之依據,並能節省人力與提高相關作業之執行效率。

他表示,現有GIS系統之架構係在廠本部設置總監控中心一處、另在金城、金湖、金沙、烈嶼四個服務所設置分區監控站,及建置66站(69點)之管線監控閥門點。本系統共分三期來建置,由逢甲大學地理資訊系統研究中心負責規劃監造,第一、二期由中鼎工程公司負責承攬施作,第三期由資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也就是現在的衛道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負責承攬建置。

自來水廠已為金門自來水供水管網建立完整之基礎,也成功踏出服務現代化、管理知識化的第一步。但在追求一流且卓越之自來水事業上,仍需在此基礎上再做長期維護與延伸,如此能使相關的投資建設,更加完整發揮其功用。因此,本廠未來將持續提升管線設備圖資正確性,並進行水廠業務流程與GIS圖形介面之密切結合、加強WebGIS之運用、建置小區管網分析模型、建立異地備援機制,期待能成為金門地區水命脈的最佳把關者,替金門的未來發展貢獻一份力量,也祈望社會大眾能給予水廠支持與鼓勵。

在水廠廠長翁自保及系統建置衛道公司技術人員解說下,縣長李炷烽也與到場的貴賓參觀水廠的總監控室及GIS系統,肯定水廠同仁的努力付出。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