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教育部跨海抵金舉行辦好十二年國教巡迴座談會

發布日期:
記者: 李金鎗/金城報導。
點閱率:437

教育部昨日跨海抵金舉行「辦好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金門縣巡迴座談會」,教育部次長呂木琳聽取學生家長、校長、老師及各界人士對推動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的建設性意見,呂木琳指出,十二年國教推動並非隨機性政策,而是歷年來的配套措施與執行推動,從過去高中職推動免試入學、推甄入學,到國中學力測驗、完全中學、綜合高中,直至高中職社區化等,都希望能發揮資源共享,讓孩子就近入學,做到均衡、均質、落差縮短的概念。不過地區卻還是出現反對的聲音,認為推動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之重要前置措施,應積極規劃相關配套措施。

為聽取民眾對政府推動十二年國民教育的想法,教育部陸續在全台二十五縣市舉辦「辦好十二年國教縣市巡迴座談會」,昨天下午二時在金門高中二樓會議室舉辦的座談會,向各界說明十二年國教計畫,並蒐集民眾意見。

座談會由教育部次長呂木琳主持,縣府教育局長李再杭、金門高中校長李世峰及教育部高教司李毓娟科長、技職司專門委員周明華、中教司專門委員李秀鳳、國教司科長吳林輝、中部辦公室主任林樹全、訓委會楊志忠主任等人列席,金門技術學院校長李金振、農工職校校長陳水芳及各國中校長、教師會理事長及家長會長代表共同參與。座談會將先播放15分鐘「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自動電子簡報檔」,向與會人員簡報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之推動沿革及目前推動情形,再以座談會雙向交流,傾聽各界指教。

教育部次長呂木琳指出,「國家建設靠人才,人才培養靠教育」。因此,「苦不能苦孩子、窮不能窮教育」,即使「省吃儉用、舉債度日」也要把教育辦好。教育部推動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政策,不只國中生家長關心,小學生家長也關心,證明十二年國教是很重大、非常複雜的大政策。因而十二年國教推動並非隨機性政策,而是歷來的政策規劃,規劃時間超過二十年,並歷經十任部長配套措施與執行推動,從過去高中職推動免試入學、推甄入學,到國中學力測驗、完全中學、綜合高中,直至高中職社區化等,都希望能發揮資源共享,讓孩子就近入學,做到均衡、均質、落差縮短的概念。未來入學方式,包括「菁英高中」與一般高中職的學區畫分、跨區入學等方式,都將在未來一年廣徵各界意見,尋求共識後研議提出。

縣府教育局長李再杭也指出,政府推動十二年國民教育計畫將逐步於二○○九年完成,地區的學生家長、老師非常關心,多打電話來關心這項政策是否有做好配套措施,對地區會造成衝擊影響嗎?李局長也期盼教育部應多關心照顧離島學校,多注意對地區教育配套及轉型能更加強化,除讓優質化腳步能加速提升,同時讓學生的競爭力加速提高。地區教育優質化的提升。

在場參與的各高中職校長、教師會、老師等教育工作者、家長提出關心的議題,包括明星高中的維持、學區如何劃分、入學方式成績計算、十二年國教時機是為大選考量等議題,而教育部次長呂木琳對各界建言相當關心,除當場回答所提出的問題,並要求教育部各局處彙整各種建議,也逐一回應各項建議。強調各方關切的問題,教育部早就展開規劃,規劃時間長達十個月,目前配套方案已擬妥,將儘快擇期邀請各校校長、老師與家長召開公聽會,聽取大家的意見。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