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山塔石葫蘆遭雷擊落破碎
金門縣政府依文獻資料和遺留塔石復建的金城鎮水頭「茅山塔」,傳出本月十八日下午在雷雨交加中遭雷擊中,塔頂鎮煞的石葫蘆掉落地上毀損破碎,經民眾通報後縣府隨即派員前往勘查了解,發現僅塔頂的石葫蘆掉地斷成數塊,所幸塔身完好,決定原樣重修並加裝避雷針,以防範再發生天災。
明代金門三塔之一的水頭「茅山塔」是在十八日下午四時十五分左右,在雷雨中被雷電擊中塔頂,塔頂的石葫蘆應聲掉落地上,經民眾發現向金門縣政府報告。金門縣政府民政局隨即趕往水頭「茅山塔」檢視,發現僅塔頂的石葫蘆掉地,斷成數塊,所幸塔身完好。
縣府官員指出,「茅山塔」位於水頭茅山山頂,為明洪武二十二年(西元1388年)江夏侯周德興奉命築金門城防禦倭寇,於1961年被國軍構工需求時拆除,金門縣政府於三年多前依文獻資料和遺留塔石復建,為六角形、七層的石塔,高有十一點五二公尺,塔頂的石葫蘆為鎮煞。日昨不幸遭雷擊受損,將會僱請傳統工匠重修,並加裝避雷針設備防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