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森照用鏡頭抓住浯島森情
拍照人人都會,但要抓得住「感情」,卻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熱愛攝影的陳森照談起攝影,總是洋溢著十足的熱情,彷彿要將他拍攝事物的感動與妳細細分享,就是這份對攝影的狂熱,讓這位「好攝」之徒,積極籌辦攝影個展,希望讓更多民眾透過他的鏡頭,觀看浯島的深情。
「對於攝影我算是老學生:::」談起如何與攝影結下不解之緣,陳森照靦腆的說,他接觸攝影的時間很晚,大概在民國八十九年,當時擔任文化義工隊長的他與文化局合辦「基礎研習攝影班」,召集文化義工伙伴一起來學攝影,而啟蒙老師就是地區攝影名家蔡顯國,在蔡顯國的耐心引導傳授下,包括他與前任義工隊長王賢德等人都深深喜愛上攝影,還因此連辦兩屆攝影班,培育出不少業餘攝影好手。
有了名師引進門,陳森照常想徒弟自然不能漏氣,所以常常是相機不離身,走到哪、拍到哪,上山下海,不畏艱難,只為了抓住攝影時剎那間的永恆。
憑藉著這股學習的毅力,讓他在攝影方面的造詣突飛猛進起來,之後他的攝影作品獲得肯定,不但年年參加金門縣攝影學會年展,還有三次聯展,而地區的各項攝影比賽,更是時常看到他的身影,得到不少獎項。
陳森照說,大家都認為攝影很容易,拍照誰不會,不過真正去接觸學習,才知道攝影是一門艱深的藝術,雖然攝影一直未獲得美術的認同,不過他認為「生活藝術化、藝術生活化」,只有貼近攝影,才能瞭解攝影的玄妙之處,爾後才更瞭解每個影像想要凸顯的主題與意境。
陳森照說,一樣拍相同的人物與風景,可是許多人卻可以拍出不同的味道與情感,推究原因在於用心,因為攝影的鏡頭,彷彿是藝術家的心,只有深入去感受,才能抓得住那一抹感動。
為了喜愛的攝影,陳森照走過很多地方,國內外的風景名勝他都曾用相機去捕捉,不過他強調,最愛的是金門,陳森照說,國外的大山、大水,乍看下很壯觀,但透過鏡頭有時候卻顯的單調,反倒是小家碧玉的金門,每個角落都有她的可愛與變化,那怕是一片油菜花田,都讓人看的迷醉,因為小小的一方土地,更可以看到真情的所在。
就是這份對故鄉的深情,讓陳森照當初選擇拋下在台灣的工作,回到故鄉來,因為對於他來說,金門才是他真正的家,陳森照說,他學校畢業後,就出來闖蕩江湖,歷練過工廠作業員、公司職員與服務業,可是奮鬥了好幾年,始終覺得像是無根的浮萍,幾經掙扎,最後在民國七十四年時,他選擇回到深愛的家鄉,從頭開始。
陳森照待過總工會與汽車駕駛員工會長達七、八年,爾後也曾是保險業尖兵,雖然工作性質常變動,但不變的是他誠懇的笑容與熱心助人,後來他在多位好友的支持下,合資興建加油站,如今的他已是小具規模的加油站負責人。
雖然工作繁忙,不過熱心公益的陳森照喜愛幫助人的心,始終沒變,目前他是鳳凰志工隊與文化義工隊的隊長,更擔任社區巡守隊等工作,他說,忙碌的生活,讓他更能靜下心觀看生活周遭的大小事與感動。
回首這七、八年的攝影學習歷程,陳森照說,相當感謝蔡顯國一路的指導,他與蔡顯國年紀相仿,亦師亦友的教學方式,讓師徒情誼深厚,他說,嚴格的蔡老師,偶爾會帶著他去拍攝「私房景點」,紀錄不為人知的金門之美。
「攝影是令記憶變影像,而達到永恆的保存」,陳森照說,就像是一種視覺語言,經由視覺感受而有不同的詮釋,是很真實的紀錄,而優秀的作品來自於用心規劃構圖後的驚喜,他說,拍好照片,不一定要用最好的相機,他認為用一般的相機,只要搭配一顆敏銳的心,也可以拍出好作品。
熱愛攝影的陳森照將於五月二十六日舉辦「浯島森情」陳森照攝影展,展期將至六月十四日止,此次展出作品計有五十多幅,作品有金門的風景、人文、戰地遺跡、閩南古厝等類型,展出種類可謂相當豐富。希望透過他的鏡頭,帶領民眾更深情的看待金門之美,歡迎屆時軍民踴躍前往欣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