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俗村刺桐花盛開千層吐艷

民俗村刺桐花盛開千層吐艷
每年五月母親節過後,就是金門民俗村的刺桐花季;今年的花季已於上周開始。此際,在民俗村外,遠遠望去,可以看到:刺桐花開一樹紅,中有八哥起落頻。入民俗村內,盤桓樹下,可以看到:瓣如彎月紛紛落,朱光滿地覆綠茵!
刺桐是山后民俗村中最為光豔溢目的園林植物,內外原本有五株。在民俗村內,七十四號的右側門外有一株,在六十九號「大夫第」的左側門外也有一株;在民俗村外,候車亭後有一株,在山后七十七號前也有一株;另外還有一株,據林務所的文獻記載,因為遭颱風吹折,已經被移植到他處(金門國家公園)。另據居民王世英所述,五株刺桐有母子關係;母株就在七十四號門外,其餘都是子株。
目前,花開得最燦爛的,就是編號C-008的刺桐,栽植時間約為光緒十二年(西元一八八六年)。
C-008就位在七十四號古厝旁(側門外),隔著防空洞與L形的桄榔樹相看。登上防空洞,可以近觀刺桐花千層吐豔的美景;若將民俗村的紅瓦古厝與刺桐的丹葩齊觀,更有景物交融之妙。樹上有一群八哥在花叢中尋找獵物;不過,當人們太靠近時,就會振翅而去。
刺桐花的花瓣呈長橢圓狀,但卻是自然對摺,形如彎月。一樹的刺桐花,綻開時是望之不盡;墜落時也數之不盡。紅紅的花瓣,散在防空洞上,在草皮上,在紅磚上,在石板上,讓周圍的景物,都沾惹了它的紅豔。
在刺桐樹下清掃落花,似乎是一件雅事,若能留著殘花映媚,不也是一種美感?不過,掃花的人卻說:馬上又會有落紅滿地,不愁沒得看。可不是?清空了地上的殘紅,盯著新的彎瓣落在綠茵上,景象仍讓人欣喜。
從七十五號古厝所在的方向看刺桐,主幹分成四根分枝主幹向兩側斜斜高舉,另有一根較細的分枝由主幹分出後,向上、向後、向下延伸,好像把手伸到背後搔癢一般。從反方向看刺桐,主幹的表面裂成了盆狀開口,口中吐出大舌頭狀。盆緣成了野草野花的天然花盆。地上的根系,露出地表的部分,呈現溝狀,也成了野草野花的天然花盆。
刺桐常有易腐的中空主幹,這是這種樹的特性。在大夫第旁的刺桐,主幹原本有一個中空的孔,但後來隨著樹身長大,開口已經閉合,樹下的石桌石凳,則被地表的盤根掀得東倒西歪。在候車亭後面的刺桐,主幹雖然中空卻沒有洞穿,竟成了資源回收桶,堆了許多瓶瓶罐罐。
民俗村的刺桐雖美,卻不是沒有隱憂。民國九十三年,台灣全省的刺桐行道樹,已出現前所未聞的害蟲,經國外學者鑑定,確認為是一種新種的「刺桐釉小蜂」。這種昆蟲體型微小,肉眼觀察不易,只侵襲刺桐屬的樹木。受害的刺桐會逐漸落葉,樹勢逐漸衰弱甚至死亡。至今還沒有效的防治措施;而民俗村的刺桐,已確定受到感染。
今年以來,各地都有新的疫情傳出,例如嘉義縣的縣治特區和東石漁人碼頭,總計約有一百株刺桐受到感染,受害至少五年。彰化縣、彰化市的受害植株連綿兩公里,包括埔鹽鄉石石碑村一株號稱百年的刺桐。台中市多處刺桐類的行道樹也已遭到蟲蟲危機,今年二月發現時,已感染三個月。
金門地區是在民國九十四年八月發現有刺桐釉小蜂的蹤跡,後來又進一步發現民俗村的刺桐也遭波及;所幸,去年和今年五月的花季,都還看得到紅豔滿枝,可能蟲害的情況還沒有很嚴重。由於世上還沒有確實有用的根治方法,相關單位只能持續保持觀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