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太湖水質亮紅燈達三級最高警戒

發布日期:
記者: 報導。
點閱率:403

︻中央社記者張榮祥台南市二十九日電︼國立成功大學環境工程系教授林財富調查國內十座水庫發現,半數水庫表水藍綠細菌數目,已達世界衛生組織(WHO)對飲用水中藍綠細菌管理的二級警戒,金門太湖水庫更高達三級警戒,不能在水庫中划船、游泳及生飲水庫原水。

林財富接受行政院環境保護署委託,對國內十座水庫及九座淨水廠展開飲用水水源及水質中產毒藻種、藻類毒素研究調查,調查時程是三年,現已接近尾聲,林財富今天在成大的飲用水技術研討會中透露出國內水庫的近況。

林財富調查的十座水庫,分別是台北翡翠水庫、基隆市新山水庫、嘉義市蘭潭及仁義潭水庫、台南縣曾文水庫、高雄縣澄清湖、屏東縣牡丹水庫、金門太湖、榮湖、金沙等。

受調的九座淨水廠分別是台北直潭、基隆市新山、嘉義市公園及蘭潭、高雄縣澄清湖、屏東縣牡丹、金門太湖、榮湖及紅山。

林財富接受訪問時表示,受調十座水庫中,二座至三座水庫的藍綠細菌(會產生微囊藻毒素,可疑致癌物)經常達到WHO的二級警戒(每一毫升含有藍綠細菌數目大於一萬個細胞),且多在離島地區,受調半數水庫曾達到二級警戒,金門太湖最嚴重,達到三級警戒。

不過,林財富不願透露那些水庫的表水藍綠細菌已達到二級警戒,他僅說,金門太湖水庫是受調水庫中唯一達到三級最高警戒的水庫,不能划船、游泳及生飲。

至於淨水廠出水及一般用戶自來用水,林財富表示,這些水都「還可以」,雖檢測出毒素,但僅屬微量,遠低於WHO的標準值。

︻中央社記者陳舜協台北二十九日電︼國立成功大學環境工程系教授林財富調查國內十座水庫,半數水庫藍綠細菌數目達到世界衛生組織(WHO)規定的二級警戒以上。環保署環境衛生及毒物管理處表示,飲用水原水品質不佳短期難改善,目前會加強相關人員取水及淨水技術,確保民眾飲水安全。

林財富接受環保署委託調查台北翡翠水庫等十座水庫,及台北直潭淨水場等九座淨水場的表水藍綠細菌數目,發現半數受調查水庫的藍綠細菌(會產生微囊藻毒素,可疑致癌物)曾達到 WHO 規定的二級警戒值,金門太湖水庫更達到三級警戒,不過,淨水場出水檢測值都符合WHO標準。

環保署毒管處科長陳志銘表示,台灣的水庫有百分之四十有優養化問題,每年二月到五月枯水期間,水中的藍綠細菌更容易因水庫缺水致氮、磷過多大量繁殖,形成「藻華」現象,原水品質也因此惡化。

陳志銘說,在原水品質短時間無法改善情形下,環保署已要求水庫、淨水場水質維護、取水工作操作人員及各級環保單位管理人員改善取水、淨水技術,並自去年開始召開「飲用水水源中常見有毒藍綠菌與毒素管理與監控技術研討會」,教導相關人員如何目視藍綠細菌等藻類變化。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