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兒童早期療育署醫承諾協助

發布日期:
記者: 陳麗妤/金湖報導。
點閱率:461

縣身心障礙者家長協會理監事、家長代表,昨日與衛生局、署立金門醫院進行座談會,建請署立金門醫院增設兒童神經科、兒童復健科等,以服務縣內展遲緩兒童及身障者之醫療需求。院方允諾聘請相關醫師協助,與會人員對於座談結果深表滿意。

據身心障礙者家長協會常務監事蔡馥娜,多位理事、家長以及協會代表等指出,地區據社會局統計目前約有四千六百名身心障礙人口,扣除老人部份,剩餘二千六百人,發展遲兒童部份約有一百人左右(無殘障手冊)。

而另外,教育局特教方面的統計數字顯示,縣府特教生共有一百○六位,其中需要接受物理治療的有三十八位、職能有六十四位,語言有六十八位(上述數據包含同時接受二項以上治療服務的學童)。

另據金門縣辦理發展遲兒童早期療育執行成效中說明,九十四年提供到宅服務有十五人,不包含教育體系內人數。

上述所有數據人數都需要仰賴醫療專業相關資源的協助,包括身心障礙者之心理、生理、復健等,尤其是兒童心智科、兒童精神科、語言、物理、職能等特別門診,而以地區目前醫療資源而言,早期兒童治療方面相對更為不足,長期以來讓許多個案失去黃金的療育期,造成家庭的壓力、社會的成本,因此,希望院方能提供協助,讓這些有需要的兒童、身障者能接受專業的療育。

金門縣身心障礙者家長協會總幹事林金羨也表示,以一般正歸的兒童早期療育過程而言,應是由評估中心針對兒童發展情形做評估,有特殊需求轉介其他科別。

而相對於金門地區而言,沒有評估中心,係由第一線醫療人員,針對兒童發展上的不足,轉到早療中心等;而事實上,早期療育負責的是0-6療育治療,對於六歲以上的兒童就有沒可以後續的療育,也讓家長擔心以及煩惱兒童因此而中斷甚至錯失黃金療育機會。

昨日衛生局、署立金門醫院、據身心障礙者家長協會常務監事蔡馥娜,多位理事、家長以及協會代表以及精神科醫師吳阿瑾、小兒科醫師彭彥士等,大家面對面討論,提出需求及說明。

對於家屬以及身障協會要求成立兒童精神科門診等,署立金門醫院表示,署立金門醫院向衛生署提出早療聯合評估中心計畫,爭取九十萬經費進行早療評估,透過專業評估,了解孩子需求,再轉診到各科。

醫院也指出,關於家屬提出兒童精神、兒童複健等醫療不足的問題,將會聘請語言和兒童神經內科的醫師進駐,將會盡最大的努力協助,配合尋找相關醫師。

金門縣身心障礙者家長協會也表示,早療不應只有0-6歲,六歲以後的兒童也需要有早療配合。家長也表示,希望能成立兒童復健部,因為發展遲緩兒的治療不能停止,尤其是在語言、精神、職能方面,希望能有相關資源的進駐與協助。

而其中,關於兒童的物理治療部份,院方表示,應可徵詢大家的時間,與復健治療人員協調時間,由專業治療人員、醫師進行處理。

最後,所有與會人員也至由療中心了解情形,關於院方允諾聘請相關醫師協助,家屬表示十分感謝。而與會人員對於座談結果深表滿意。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