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周志強推動科學搖籃的手

發布日期:
記者: 陳榮昌/專訪報導。
點閱率:472
字型大小:
周志強推動科學搖籃的手

周志強推動科學搖籃的手

金門地區一份專為科學教育量身設計的「自然科學月報」誕生了!

發行人是六十一年次的金門子弟周志強,目前居住金湖的他,中山化學系、台大化學碩士,台大化學博士班肄業。

何謂科學?周志強表示,這是一種生活態度,科學教育,不是要培養科學家,而是要培養大家的興趣。他引用愛因斯坦的話,「所有的兒童都是科學家」,為甚麼?周志強笑笑說,「因為他們都會問『為甚麼』?」,但是很可惜,每一個人到了某個時間點,某一年齡,都會忘卻了這種與生俱來的好奇心。

周志強認為,中國自古以來,只有科技,沒有科學,這是因為中國缺乏科學的思辨過程與培養,只有看到現象面,無法推敲出背後的科學基礎。每個人都有好奇心,都有追根到底的企圖,但到了成人,由於中國人不習慣去思考「為甚麼」?所以對於科學學習就慢慢萎縮。

之所以創辦發行這份月刊,周志強說明,國內相關的科學月刊、雜誌相當少,即使有,不是流於艱澀,就是偏重於幼兒月刊,國小之後,因為升學主義的關係,就沒有人願意花時間、功夫辦科學月刊。也因此,他才會希望辦一份適合國小至高中閱讀的科學月刊。

在對台北交通、生活厭倦後,以及自己對自然環境有偏好,因此,他決定返金定居,並以知識產業做為自己再出發的努力方向。由於曾在牛頓雜誌工作多年,培養出自己的一批工作夥伴,加上電腦普及後,遠端工作不再是夢想,結合科學興趣與專業,重操出版舊業,成了他自我實現的目標。

「要有創意,也要專注,創意才不會變成空想」,周志強說,圖像式的思考是未來驅勢,讀者的文字邏輯能力變得較弱,所以他創辦的這份月報,以圖像為推演,以圖像為重,文字只是編輯輔助的工具,希望讓大家輕鬆進入科學之門,親近自然科學。

在補教界多年,讓周志強瞭解到學生學習時所面臨的困境為何,對於他出版這份刊物方向,幫助很大。

目前該刊物稿件來自全球,結合兩岸多位學有專精專家指導,在金門編輯完成,「史上最火紅、圖照最精美、閱讀最容易」,周志強表示,該刊物內容涵蓋最尖端的科學新知、兩岸科學名詞對照、滿足教育綱領需求,兼具趣味性與生活性,可讓孩子毫無障礙地學習自然科學,建立自然科學的興趣與信心,提早跨足兩岸與世界接軌。

周志強秉持「孩子的現在、世界的未來」理念,希望提昇孩子未來的全球競爭力,讓孩子與家長在家學習自然科學,輕鬆上手,更期盼對於金門的知識產業發展有所助益。

周志強強調,雖然有很多長輩朋友告誡他,出版是吃力不討好的事,但是,「自然科學月報」的出版,是他人生想追求的美夢之一。

縣長李炷烽推薦該月報表示,自然科學教育一直以來就是國家發展及前途重要的一環,進入二十一世紀的高科技年代尤其更甚,歐美日等高科技發達的國家,除了體制教育外,更有豐富的科學閱讀材料,反觀國內,除了面臨教育轉型期的紛亂,更缺乏適當的科學閱讀材料,自然科學月報的創刊,正可以彌補國人科學教育的不足。

李炷烽指出,科學教育到了國中階段以後,由具體的現象觀察進入抽象的推理探索,多數學生因缺乏學習的連結,致使學業表現出現落差,而對自然科學產生恐懼及排斥,這份月報提供了生動趣味的內容讓學生能輕鬆學習,並對自然科學保持興趣。而這份由國人自製的自然科學月報,不但切合學校科學教育的需求,並且兼顧現代科技的時事,內容更收錄當前的最新科技發展新知,深具國際觀,也兼顧兩岸發展需要,讓讀者除了閱讀科學知識,還能學習當前最新科技資訊,十分難得。

李炷烽強調,身為二十一世紀的新地球公民,擁有扎實的自然科學知識是掌握未來先機的基礎,因此他特別推薦該份由鄉親自製,符合國中教育及大眾需求的自然科學月報,文化局也訂閱該刊物供地區學校閱讀,以表示對鄉親致力科學教育出版熱情的支持。

首期「自然科學月報」主要內容包括:科學回顧、科學小辭典、科學異次元-揭開物質的真面目、地球脈動、太陽系的家族、地球上的元素、認識週期表、令人感動的化學分子、科學名人錄-伽利略、不可思議的奈米科技、組成人體的基本構造、細胞構造、宇宙之窗-哈柏太空望遠鏡等,內容十分精采豐富,值得細細品味。

  • 金城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0號 金城分銷處地圖
    (082)328728
  • 金湖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山外里山外2-7號 金湖分銷處地圖
    (082)331525
  • 烈嶼分銷處
    金門縣烈嶼鄉后頭34之1號 烈嶼分銷處地圖
    (082)363290、傳真:375649、手機:0963728817
  • 金山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2號 金山分銷處地圖
    (082)328725
  • 夏興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夏興84號 夏興分銷處地圖
    (082)331818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