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島嶼觀察站〉廈門PX抗議事件

發布日期:
記者: 傅崑成報導。
點閱率:458

──考驗當地政府處理人民抗議活動的能力

  對於還不習慣面對人民示威抗議的廈門市長劉賜貴而言,上周五顯然是一個難忘的日子。

上周五(六月一日)是國際兒童節。循例,大陸各地的小學、幼稚園,都紛紛舉辦了熱鬧的慶祝活動。在往年,廈門地區的電視臺一定會特別報導,廈門市長和本地小朋友一起過節的歡樂場面。但是,今年的廈門六一兒童節卻很特別。因為,居然有近千名民眾選擇在這一天,自動「非法」聚集在市政府門前,大聲抗議廈門市興建大型PX(對二甲苯)工廠的計劃,並且要求市領導們出面對話。

事實上,大陸各地的民眾已經越來越喜歡抗議了。從民主政治的發展來看,這無寧是一個可喜的表徵吧!

在過去的一、二年內,僅筆者從媒體上注意到的抗議事件,就包括了:抗議地方政府考試辦公室的效率太低;抗議地方政府讓高污染的造紙工廠開工;抗議地方修造馬路質量太差,遇雨成河;抗議地區的衛星電視(大陸各省都有自己的衛星電視臺)新聞節目報導地區天氣的時間太短、播報速度太快,根本聽不清楚:::等等,五花八門,不一而足。

各地的地方電視臺,由於都是官營機構,一般也都「很節制地」對於這類新聞,給予簡單的報導即止──絕對不會像臺灣的商業電視臺那樣,鉅細靡遺地做出24小時、現場SNG連線報導。

事實上,就在上個月(五月)23日,大陸廣西省容縣自良鎮才剛剛發生了大約三千村民,為抗議計劃生育管理官員的粗暴抄家作風,群起圍攻鎮政府的重大抗議事件。據報導,在村民與武警的激烈衝突中,至少有十多人受傷。這種規模,在中國大陸可謂罕見。

這一次,廈門的千人抗議事件,其實並不是頭一遭。大約一年前,為了抗議「謠傳」市政府官員計劃將預定分發給廈門計程車司機的大批新購汽車,轉賣給地方某大企業集團的事件,廈門市的計程車司機群情激動,聚集了幾百部計程車,在會展中心廣場進行了示威抗議。結果,效果似乎很好──早就該換新的廈門市計程車,終於立刻進行了大量的換新動作。

這一次的反對興建大型PX化工廠的行動,其實是從今春三月的兩會期間開始的。當時就有知名的學者委員在政協會議中正式提案,要求立刻停止在廈門市興建大型PX化工廠的計劃;理由是環境影響評估沒落實,環境災難事件的發生風險太大。結果,這個提案受到了眾多委員的聯署支援,給廈門市政府帶來了很大的壓力。

問題是,提案經過了三個月之後,並沒能獲得廈門市政府的積極回應。後者不但一直試圖掩蓋相關報導,日前更在︽廈門晚報︾上刊登了市府官員相反觀點的大幅報導。現在發生了民眾激動集結在市政府前,拉布條、發傳單,要求停止興建計劃的事件,顯然是因為市府的做法激怒了很多關心環保的地方人士所致。

值得特別關切的是:廈門市政府和地方黨委(黨部)組織,迄今並沒有採取任何激烈的對付手段;只是利用了下列的幾個途徑,來設法消弭抗議民眾的憤怒:

第一、廈門市政府透過本地電視螢幕下方的跑馬燈字母,不停地呼籲民眾用理性的方式表達意見,並公佈了接收意見的電話號碼等資訊。

第二、市政府新聞發言人透過各個街道辦(等於臺灣的村里長辦公室),向每一個家庭投放了傳單,聲稱「該PX專案已經停工」,「正在進行區域規劃環評」,「需要大約半年以上的時間」。傳單上,當然也公佈了「廈門市人民建議徵集辦公室」的電話、傳真和電子郵箱。

第三、市政府在抗議活動還沒有展開以前,就大量發送了手機短訊,勸說市民「有什麼好的意見和建議,請通過正常渠道向市政府反映,我們一定將你們的意見和建議轉交轉達環保專家。」短訊同樣留下了電話和郵箱。

第四、地區的黨委組織利用各種關係,向廈門各個機構、高校、部門發出了勸說努力,勸導各單位人員,不要參加抗議活動。

第五、廈門市副市長裴金佳也出現在緊急記者會上,強調有些人出現較為激動的行為,已經影響了社會秩序,給市民帶來不便。並透露,PX專案已停工,目前正由相關的專家加速評估論證中::::等等。

第六、公安局新聞發言人在次日立刻登報聲稱:此事可能有人在幕後操弄,呼籲市民群眾不要再參與抗議活動;算是一種嚇阻吧。

整體來說,廈門市政府的處理態度,迄今都還算是非常溫和理性的。抗議群眾的表現也都相當節制,令人肯定。現在,抗議的目的暫時達成了。但是,這一耗資數百億的巨型化工建設專案,最終會不會成為現實?廈門市政府最終將如何處理帶頭抗議的民眾?這些都還有待繼續觀察了。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