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scovery拍攝團隊昨專程來社記錄這段獲獎歷史
本報的前身正氣中華報,在中華民國自有報紙以來,榮獲國際新聞學術機構獎的,祇有民國三十年,重慶大公報獲美國密蘇里新聞學院頒贈的評論獎,以後就是正氣中華報獲南伊利諾州大學新聞學院的「社會服務和領導獎」了。而由新聞局、金門縣政府出資拍攝的「未知的島嶼─金門」,該片拍攝團隊昨就前進本報,拍攝記錄下這段報社在烽火歲月耕耘獲獎的歷史。
已抵金展開拍攝工作的團隊,包括獨立製作馬修、監製陳偉等人,昨天下午在前進陳景洋樓取景時,並到本報拍攝這段報社在烽火歲月耕耘獲獎的歷史。受到社長黃雅芬、代理總編輯李福井等歡迎。而這支影片預訂於今年十二月份在discovery頻道對亞洲觀眾播放。
談起本報前身正氣中華報獲獎記事,回顧正當金門砲戰激烈之際,中央社紐約一則專電,報導了孔慕思博士在美國「羽管筆」雜誌月刊,發表正氣中華報在砲火下奮鬥的專文。孔慕思博士是猶他州立大學新聞系主任,民國四十五年曾來台灣大學任客座教授,他也曾來金門訪問過張鳴岡社長和曹一帆總編輯。他這篇專文介紹正氣中華報對金門所作的貢獻,並認為這是表現了中國人勤苦奮鬥的精神。孔慕思博士這種觀點,使國內同業和各界人士,都加深認識了正氣中華報社,也給社中同仁莫大的鼓舞。
民國四十八年春,曾來華在政大演講的美國南伊利諾州大學新聞學院院長郎豪華博士,為促進中美文化交流,乃舉辦「社會服務和領導獎」。當時正氣中華報即參加申請評選,首以我國報協組成委員會初審,再經中美組成三人委員會複審,他們是美國新聞處顧問吳鴻藻、世界新專校長成舍我和淡江學院英文系主任張沅良。
最後送美國南伊利諾州新聞學院聘請的美國名報人評選。他們是史莫爾(伊州哈里斯堡市每日記事報社長);伍里斯(華珠盧共和報社長,前伊州報協主席);莫甘爾(前伊州編協主席)。
史莫爾等認為新生報和中國郵報,對社會所作的卓越貢獻,是自由中國傑出的報紙,但他們評選到正氣中華報社在共匪砲火下的艱辛努力時,一致決議以「社會服務和領導獎」,贈給金門前線的正氣中華報。理由是:「一九五八年八月二十三日中共開始其對金門轟擊之後,該報所刊的社論、新聞報導和特寫,協助讀者瞭解海峽戰爭特質,遏阻了共黨陰謀,提高並鼓舞了士兵的戰鬥意志,將勇氣帶給金門人民,同時對於軍民合作的高度瞭解,作了重要貢獻,我們感覺到該報的貢獻,對於自由世界的新聞從業人員,都是一項有價值的榜樣。」
同年十月二十七日,台北美國駐華使館新聞處代處長司馬笑,在該處大禮堂,代表南伊諾州大學新聞學院,以象徵榮譽的「社會服務和領導獎」致贈正氣中華報社,曹一帆社長代表接受。全國文化界人士,政府高級官員和正氣中華報歷任指導人胡伯玉、劉麟生、劉壽如,發行人柯為之、尹魁軒、鄧超平和社長張鳴岡、徐羽冰、李介生等數百人觀禮。各界紛紛電賀,海內外報紙騰載,真是新聞界一大盛事。
因為中華民國自有報紙以來,榮獲國際新聞學術機構獎的,祇有民國三十年,重慶大公報獲美國密蘇里新聞學院頒贈的評論獎,以後就是正氣中華報獲南伊大的「社會服務和領導獎」了,意義非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