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七十叟蔡金順積十幾二十年功夫在宅邊開闢花園

發布日期:
記者: 張建騰/專訪報導。
點閱率:530

太武北麓蔡厝南,「蓮蕉」花開五百欉;紅黃異株色相揉,春夏到秋開不窮!七十多歲的蔡金順,積十幾二十年的功夫,在宅邊開闢了蓮蕉花園,紅花、黃花盛開的大場面,讓人讚嘆。

已經記不得確切的年代,時間可能是民國七十八年左右,蔡金順的母親帶了紅花赭葉、黃花綠葉|兩株「蓮蕉花」回家栽種。十幾二十年來,蔡金順利用分株繁植,讓兩株蓮蕉花拓地成五百欉。宅前有近百欉,宅邊的高坡也有百欉,宅邊的小徑,兩邊也有百欉夾道豎立,一直延伸到宅後;宅後也闢了一個蓮蕉花園。蔡金順的母親蔡鄭朕已於九十多歲時「過身」了,這些花也就成了美麗的思念。

由於雜交的緣故,紅花的瓣中有黃斑,黃花的瓣中有紅斑;葉子有全綠,全赭,也有半綠半赭的,繽紛多變。

蔡金順的屋子,正對著太武山「半月沈江」的地形;宅邊的蓮蕉高坡,正對著太武山的「頭巾石」以及山頂的觀測所。宅後的蓮蕉花園,處在村後的太武山、村尾的大榕樹、村中的兒童遊樂器材和廢棄的修理廠之間;在繁花盛開時,讓太武山多了一個新視野,而且蓮蕉花的花季很長,可以從春天開到夏天,並延長到秋天末了。

每天下午兩點到五點,蔡金順(七十歲)和妻子翁明娥(六十九歲)會在宅邊抽水澆灌菜圃和私人花園,這是他每天最重要的工作。他說,惟有白天出一身汗,晚上才能通體舒暢。他不敢吃巿面上的蔬菜,他說:有些人太沒良心,才噴過農藥的蔬菜,竟然三天就拿出來賣!

這個年歲的蔡金順,自認後福無窮,田裡有吃不完的蔬菜,宅邊有看不盡的花朵,兩老有年年有餘的積蓄|一方面是幾十年來不怕窮,不怕苦,掙下了老本;一方面是金門的老人年金制度,讓他們有不愁吃穿的晚年。

把思緒調撥到從前,蔡金順是一個窮苦出身的少年。當他還在母親肚子裡時,父親就到新加坡討生活,一直到他十三歲時,父親才回到金門,但前前後後,父親並沒有寄多少錢回家,也沒有帶多少錢回家。

蔡金順一生中只受過四年的國民學校教育,並在半工半讀之下肄業。由於生活很困苦,他經常得請假出來「攪」園、「搨」園、「沃」園(犁田、灌溉)::。

十五歲時,他放棄學業,到太武山上去拾薪,然後徒步挑到金城賣柴。每天透早三點半就要出發,走到五點半或六點才到達目的;這時也剛好有了天光,也開始有人來買柴。賣柴的生意相當不錯,一百斤可以賣得十二塊銀元,但因物資缺乏,有錢未必買得到東西。當時,一包汕頭菸或山東菸,才五角左右就買得到。也就是在那個時候,他學會了抽菸;抽了五十年,去年才決定戒除。

後來,他又從事農稼,和里人一起守望田園;當時的環境,通常是你來幫我忙,我去幫你忙,互助合作。四十九歲時,他才出來做小工,但兩年後改印水泥磚,印了十年。他的兒子蔡宗勝(約三十八歲)還在唸國中時,力氣很大,也常前去幫忙。父子兩人一天可印二十包,賺四千元,比當小工一天只賺六百元、七百元還好。

蔡宗勝國中畢業後,不願繼續唸書,幫人扛貨、送貨,一人可當兩人用;後來因為學會開吊貨車,便與人合資,買了日本進口,全新的二十一噸吊貨車。在當時,全金門只有三台,因此生意非常好;蔡金順便跟兒子車尾,兒子一車賺二千元,他賺一千八百元,前後跟了十年。黃金時期,父子兩個人,一個月可以合賺十一萬多。 

後來,蔡金順又跟村裡的包商工作,一天一千八或一千六,做到六十五歲才退休。退休後,他每天早上四點多上太武山運動,在海印寺前點三個頭之後便折返,後來因為腳上經常「鐐筋」(抽筋),便改走平路,但去年去了一趟大陸回來,連走平路也會鐐筋,因此現在的運動,就只剩下照顧菜圃和花園了。

每天早上,他會去榮湖老人會參加聚會,歸後看看電視,下午開始與妻子勞動。他的妻子,是八二三砲戰期間,流亡臺灣,經人介紹的。

民國三十八年,他的豬、牛、馬在砲戰中被打死,打傷,他把牠們賤賣後,逃離金門,由政府安置在高雄,然後又給了三千元(當時是一筆大錢),再分配到桃園;後來,他在大雪山林場找到工作,又在親友的介紹下,娶了妻子。

大雪山林場的工作一天是十八元,但一個月只能下山一次,不適合新婚夫婦,因此他轉業改踩人力三輪車,人客一上車就是三元,轉個彎五月入袋;好的時候,一天可賺一千多元。後來,由於父病重及兵役問題,他才又回到金門。

回到家鄉,沒了收入,父親過世時,只能草草了事,但離奇的事也就跟著來了|妻子前後懷了六個孩子,六個都在八、九個月時就流產;他為此悲傷地想去跳太湖,但念及母老妻弱,才拋棄了短見。後來,他在地理師的指點下,把父親的棺木從擁擠又相疊的墓堆中重新起出遷葬;之後,才又心安神泰地面對新的人生。很快地,他和妻子又育了六個孩子,二子四女,如今個個都已長大成人;他現在已做了外曾祖父。去年,他又花了五十萬元,把父親的風水,整理得漂漂亮亮。

六個孩子中,除了老四(女兒)與女婿一起把事業經營得很好,不需老父操心之外,其他五名子女,都在事業的轉捩點上,得到蔡金順的贊助。能幫上子女的忙,這是蔡金順自認為足堪安慰的地方;他自己則是赤手起家,不依不傍,自食其力。

從小,他就學會「人窮志不窮」的觀念,深信只要不放棄,就會鸁得自己的人生;此外,他認為,只有助人而不害人,不要做缺德的事,人生才會有好的收尾。

徜徉在宅旁的蓮蕉院、蓮蕉徑、蓮蕉坡、蓮蕉園,蔡金順感到既適志又悅意,他自娛娛人,不但歡迎慕名者前來觀景賞花,也不吝將三、兩支分株贈給有心栽花的人。古城國小、安瀾國小、金門農工,甚至園藝業者、宮廟管理者,都曾來向他索取成批的花苗。

蓮蕉花也叫美人蕉或鳳尾花,花期幾達全年,但夏天開花最盛。紅色花的花語是「連招貴子,堅持到底」。蔡金順說,蓮蕉花不怕大風,只怕人手摸;大風不會摧殘花冠,但手輕輕一摸,花瓣就掉了。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