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金門官窯將代銷大陸德化陶瓷製品雙方昨簽訂協議書

發布日期:
記者: 李增汪/縣府報導。
點閱率:444

金門縣陶瓷廠與中國福建德化縣陶瓷同業公會,昨日下午在「2007金門─德化名瓷展售會經貿座談會」中,共同簽訂德化陶瓷製品代銷協議書,為兩地合作邁開一大步。雙方並將加強陶瓷酒瓶技術合作,未來「金酒德陶」結合製作各種紀念酒,共創市場榮景。

簽約儀式昨日下午在金門縣政府舉行,金門縣陶瓷廠廠長石永和與德化縣商會會長賴耀清代表雙方,簽訂「德化陶瓷製品代銷協議書」,在場觀禮見證的有金門縣長李炷烽、德化縣長李輝躍等。

根據協議書,金門縣陶瓷廠將設立德化精品陶瓷展售館,代銷德化的陶瓷製品,石永和表示,如果營運狀況良好,展售館將擴大為瓷都德化陶瓷街,配合觀光發展,讓台灣觀光客到金門也能購買到德化名瓷。

在簽約之前,李炷烽和李輝躍並主持「2007金門和德化經貿旅遊座談會」,由兩縣相關領導、商會、陶瓷業者等四十多人座談,就建立德化名瓷金門展售館、落實德化瓷瓶灌裝金門高粱酒合作意向、推動陶瓷藝術人員交流、建立旅遊合作機制等課題交換意見。

縣長李炷烽表示,相信這次座談會舉行,能讓兩縣共謀發展,並建立陶瓷展售基地,將名瓷金酒未來能分享台灣同胞,並結合兩岸觀光客打開市場。而透過德化陶瓷工藝、金酒名瓷的產業結合,共同發揮利基,達到創造就業機會,連結增進兩地情感,往來更加密切,期待明天更美好,天空更亮麗。

李炷烽指出,瓷都德化和金門官窯結合,是以金門為橋樑,建立德化名瓷銷往台灣的管道,尤其是金門以釀造高粱酒聞名,如果德化陶瓷灌裝金門美酒,「金酒德陶」可相互輝映,共創商機。

李炷烽並提議兩縣合作製作「香港回歸十週紀念酒」、「 2008 北京奧運紀念酒」,獲得與會人員熱烈回應,認為金酒與德陶美麗的約會,預期美酒名瓷將開創商機。

德化縣商會會長賴耀清表示,金門陶瓷廠製作瓷酒瓶有相當好的基礎,德化縣商會將組織企業與金門合作,設計、生產藝術紀念酒瓶,以落實推動合作構想。

李輝躍在介紹德化現況時,也希望透過座談、共同溝通,讓兩地經貿、旅遊更發展,進一步創造商機和就業機會,達到互利互惠目標。對於金門建議加強酒瓷合作、商貿合作、旅遊願景等,也會大力支持,做出具體方案,全力以赴做好工作。

記者李增汪/金城報導

德化縣具有悠久的製瓷歷史,與江西的景德鎮、湖南的醴陵並稱為中國三大古瓷都;宋元時期,德化陶瓷以東方第一大港─泉州刺桐港揚帆出海,成為古代「海上絲瓷」之路的主要貿易品,素以「白如雪、明如鏡、薄如紙、聲如磬」著稱於世,被譽為「東方藝術珍品」。

一九九六年來,德化先後被中國有關部門授予「陶瓷之鄉」、「民間(陶瓷)藝術之鄉」、「瓷都─德化」等榮譽稱號。

德化縣位予泉州市北部,土地面積二千多平方公里,人口三十點九萬人,境內山多、水足、礦富、瓷美,生態環境優越,有「閩中寶庫」之稱。近年來,德化陶瓷產業發展迅速,目前全縣有陶瓷企業一千一百多家,2006年陶瓷產值達四十七點零五億元人民幣,出口交貨值三十多億元人民幣。

近幾年,德化縣先後在北京、上海、杭州、深圳、成都、西安、哈爾濱、南寧等十多個大中城市舉辦德化名瓷展覽會,引起了很大的轟動,德化名瓷深受各地人士的喜愛,爭先購買收藏,引來了無限商機,商貿活動十分活躍。

而德化縣與金門縣一衣帶水,地緣近、血緣親、文緣深、商緣廣,歷代來商貿文化往來密切,早在宋代開始,德化瓷器就開始銷往台灣,明清時期,德化的先輩就在台灣的淡水、彰化等地開瓷行,有的後裔還定居在當地。德化與金門兩地往來不斷,感情篤深,金門的陶瓷、高粱酒、貢糖等特產十分聞名,兩地在陶瓷生產、經貿合作、旅遊發展等方面有較大的互補性,商貿文化交流合作的空間大。

此次,在金門舉辦瓷都德化名瓷展售會,就是以陶瓷為媒,旨在共求發展,攜手共贏。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