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放流梭子蟹保育金門海洋生態

發布日期:
記者: 陳麗妤/金湖報導。
點閱率:517
字型大小:
放流梭子蟹保育金門海洋生態

放流梭子蟹保育金門海洋生態

縣長李炷烽帶領社區民眾、年輕學子,冒雨在料羅海域放流三十萬尾三疣梭子蟹苗,以行動展現復育海域生態資源的決心。李炷烽表示,「大地藏無盡,勤勞茲有生」,希望大家以實際行動,捍衛、保育金門豐富的生態資源。

伴隨環境的污染、大陸漁民越界捕魚,讓地區海域豐富的漁業資源,在自然補充量不足的情況下,大量減少,影響海洋生態也造成海洋水產生物面臨快速滅絕之威脅。

為復育海洋生態資源,金門縣水試所昨日上午十時三十分,假料羅海濱公園舉辦三疣梭子蟹復育放流活動,將30萬尾自行繁殖的三疣梭子蟹蟹苗野放於料羅海域,以期增加料羅沿岸海域梭子蟹的資源量。

昨日上午十時許,放流活動登場前下起傾盆大雨,水試所於現場發放雨衣給前往參加的民眾、湖中、柏村國小學生,並且在縣長李炷烽的帶領下,大家將手中裝有三疣梭子蟹蟹苗小桶子,倒入海中,讓牠們重回大海的懷抱。

縣長李炷烽表示,金門有豐富的海洋資源,但是過去缺乏海洋保育以及生態維護等觀念,讓資源逐漸流失,「大地藏無盡,勤勞茲有生」,希望透過放流行動,大家一同捍衛、保育金門豐富的生態資源,讓海域生生不息。

水試所指出,料羅港早期扮演著金門對外交通的樞紐,往來台灣的重要渠道,更是新湖漁港未啟用前金門唯一的重要漁港,由於該海域擁有豐富的營養鹽與絕佳的生態環境條件,自古便是許多海洋生物棲息與產卵的場所。

料羅港也是早期金門有名的梭子蟹及龍蝦產地,漁民總是可以輕易的捕獲到大量的梭子蟹,而實質的收益更是漁家經濟的主要來源;隨著大陸漁民越界捕魚,漁獲技術不斷提昇,漁業資源自然補充量的不足而使資源量大量減少,造成海洋水產生物面臨快速滅絕之威脅,往日的豐收盛況也已不復見。

有鑑於此,水試所積極從事本土性水產生物的復育工作,多年來已獲致初步成果,繼日前於溪邊海域放流10萬尾梭子蟹後,今年第二度於料羅海域放流30萬尾三疣梭子蟹,以期補充該海域之水產資源。

水試所所長楊誠國也說,過去料羅一帶原本就是三疣梭子蟹重要的產地之一,然而,過去對海洋漁業資源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強力捕撈作業方式現已不流行,觀念也在改變,世界各國莫不對海洋生物資源採取限量、限體型捕撈之管制措施,而復育放流的方式更是恢復海洋生物資源最積極的手段。

因此,惟有致力於將獵捕型漁業轉換為資源培育型漁業,金門漁業才能永續經營、發展,漁民收益才能獲得保障。

昨日放流的三疣梭子蟹又稱「金門蟹」,價高味美,為金門最具代表的海產之一,其頭胸甲成梭子形,背面密生細至粗顆粒,心胃區缺少疣狀突起。額具4齒,中央2齒略小於側齒。前側緣含眼窩外齒共9齒。螯足長節前緣具大刺3枚,後緣末端刺1枚;腕節內、外側面各具刺1枚;掌部的縱走隆起線數,背緣2條,內側面中央1條,外側面2條。

「金門蟹」身體黃綠色。棲息於沿岸5|30 公尺水深之沙或沙泥底,以內灣或近內灣較多。春夏兩季抱卵,蚤狀幼體發育分5期。營養價值高,富含蛋白質、鈣、磷、鐵和維生素,主要供食用。蟹殼可提煉甲殼質。

水試所昨日放流活動成功,感謝金湖鎮料羅里居民、金門區漁會、金湖鎮公所、金湖國中、柏村國小以及社區民眾熱情參與活動,以行動一起為培育沿近海漁業資源而努力,水試所也呼籲全民,共同防止海上污染,禁止毒魚、電魚、炸魚等非法漁業行為。

而水試所也指出,接續溪邊和料羅海灘放流梭子蟹苗後,七月分將配合金湖鎮公所花蛤季活動,辦理放流花蛤苗,讓復育海域生態資源,讓海域生生不息。

昨日活動最後,水試所也準備摸彩活動與民眾同樂,計有一百二十份獎品,五百張摸彩券,在大雨傾盆的情形下,一行人只能圍著涼亭,擠在一塊摸彩,熱鬧氣氛未讓大雨澆熄。

  • 金城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0號 金城分銷處地圖
    (082)328728
  • 金湖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山外里山外2-7號 金湖分銷處地圖
    (082)331525
  • 烈嶼分銷處
    金門縣烈嶼鄉后頭34之1號 烈嶼分銷處地圖
    (082)363290、傳真:375649、手機:0963728817
  • 金山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2號 金山分銷處地圖
    (082)328725
  • 夏興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夏興84號 夏興分銷處地圖
    (082)331818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