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論》這些年來,金門鄉親可曾給過民進黨機會? /陳滄江
2007年6月6日貴報社論「民進黨對待金門的兩個場景」一文中對民進黨多所鞭策,我們受益良多,特此申謝。
其中提到,民進黨如果真的愛護金門與金門人「給金門機會,就是給民進黨機會」這一點筆者甚表認同。
不過,如果將民進黨地方黨部對鄉親所作的努力拿來比照民進黨中央的大政策、大方向,說實在的,筆者身為一個基層的地方黨部主任委員,內心是誠惶誠恐的,因為,民進黨地方黨部的力量相當有限,專職黨職人員僅有兩位,主任委員不比國民黨主委有薪水司機配車,是全天候義務職的,還要倒貼錢來支援黨部,不過,以有限的能力,能夠為金門地方作一點事情,一直是我們引以為傲的事。
文中提到民進黨八位不分區立委來金門為鄉親的服務是配合民進黨地方縣黨部的演出,將我們為地方盡心盡力的美意比喻為「輕描淡寫,根本沒有直指金門問題的核心,讓人以為民進黨重視金門、傾聽金門、願意解決金門的問題」,不管是「配合演出」也好,對鄉親施予「小恩小惠」也行,其實,長期以來,我們內心也很清楚,即使我們為鄉親提供的服務做得再好,民進黨也未必會得到鄉親的認同,即使我們為地區爭取再多的建設資源,民進黨也未必獲得選票的增長,這是因為我們是「民進黨」的關係,鄉親不喜歡我們,這是我們的宿命,相較於國民黨的好命,平時不必太賣力,不必配合演出也不必施予小恩小惠,但是就是有選票,雖然我們民進黨很羨慕,但是歡喜作甘願受,民進黨也很認命。
文中談到「八二三戰役參戰官兵晚年生活照顧特別條例」在立法院無法通過,筆者身為民進黨金門縣黨部主任委員,關心的程度絕對不亞於國民黨的吳成典委員,不過有一點,筆者比較不解的是,以目前國民黨在立法院的生態,藍軍掌控過半優勢的席次,軍購案在立法院,藍軍都可以擋下了七十幾次,總預算也可以杯葛了半年也不讓它通過,區區的一個「八二三戰役參戰官兵晚年生活照顧特別條例」如果說吳成典立委目前還留在新黨,可能在立法院是單一孤獨席次,力爭無力,但是目前已回到國民黨的吳立委現在可擁有過半的藍軍立委力挺護航,「八二三戰役參戰官兵晚年生活照顧特別條例」如果國民黨真的那麼重視金門,應該運用藍軍在立法院優勢的席次讓它通過,今天將法案不能通過怪罪於民進黨的反動員戲碼,同時又牽扯到民進黨地方黨部,真不知從何說起。
再者,談到「給金門機會,就是給民進黨機會」,這一句話說得很好,筆者也承認,過往戰地政務時期,因為金門地區特殊的政治環境,在國民黨的教育下民進黨被解讀成為一個「台獨,隨時會放棄金門」的政黨,加上前主席施明德的「金馬撤軍論」在有心人士的推波助瀾下,台獨及放棄金門的意識形態成為民進黨經營金門最大的瓶頸,但是,平情而論,自從政黨輪替迄今,民進黨對金門的努力或許還不夠,不過,金門是否真的被民進黨放棄?鄉親心中自有定見。
從1995金門戒嚴時代至解嚴後,歷次中央級的立法委員、總統選舉,民進黨的得票是從三百多票到一千七百票,選票從1%到5%,我們鄉親給過民進黨機會嗎?基層的縣議員選舉,在金門「特殊的選舉文化」中,議員高達18席次,這些年來,我們金門鄉親可曾給過民進黨任何一席機會?
筆者一直期許民進黨金門縣黨部是金門地方執政與中央執政政府的一座橋樑,雖然我們沒有獲得鄉親選票的鼓勵及肯定,但是我們為鄉親的服務的誠意及品質永遠不會打折,民進黨金門縣黨部引進八位不分區立法委員來為金門服務,是感受到金門縣是民進黨非執政及無中央民意代表的縣市,為了協助地方民眾陳情,彌補地方民意資源的不足而設立的,八位立法委員定期來金門服務都是自掏腰包,金門不是八位不分區立委的選區,並非為了增加區區幾張選票而來,只要能為金門鄉親做一點事情,說他們是輕描淡寫、配合地方黨部的演出,這一種誠意被曲解,筆者只能感嘆遺憾,徒呼負負。
「給金門機會,就是給民進黨機會」這句話也可以把它說成是「給民進黨機會,就是給金門機會」此話一體兩面,政治講求的是包容、協商與合作,一如鄉鎮市長,如果整天砲打縣長,隨時採取不合作,鄉鎮建設如何獲得縣政府的政策支持?又如縣議員天天杯葛抵制縣長施政,府會又如何和諧?
金門縣得天獨厚,財政充沛,加上李炷烽縣長治理有方,金門縣政推動不錯,但是對於諸多未實現的政策,如果縣長能摒除黨派成見,廣納百川,民進黨金門縣黨部也願意配合縣府演出,積極扮演一個推動者、溝通者的角色,實現給民進黨機會,也給金門機會的大政策、大方向。
(作者現任民主進步黨金門縣黨部主任委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