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粽迎端陽大洋里民包出來年大夢
包粽,包粽,包出明年的大夢!大洋里社區昨天舉辦迎端節活動,婦女們在里公所裡動手,男人坐在石凳上,圍著石桌動口兼動腦。在一番腦力激盪之下,里長吳有達發願要在明年大地辦上一場社區的農業節。
大洋里包肉粽,場面就像撬周歲的糯米一樣!他們昨天共炊了二千個肉粽。據包粽工作團隊的帶頭大姐陳彩娥表示,包粽子用的糯米和配料是一半一半;例如十斤米配十斤料。
包粽用的糯米,要在前夜浸泡一個晚上,第二天再將其炊熟。糯米炊熟之後,攤平於乾淨的桌墊上,再把炒過的蝦米、菜脯、炸過的蔥頭灑上,把滷肉湯淋上,然後用雙手進行撬、和、調、拌。混和好了之後,就可以放入粽葉捲成斗狀的「飯筒」,然後再包裹成星狀的四角粽子。
大洋社區的粽子不用大鍋水煮,而是用大籠蒸熟;蒸好的粽子,拆開粽葉之後,一個完整的四角星渾然一體,不會黏在粽葉上。加了菜脯的肉粽,味道很棒,以前會有放久生黏的問題,但現在有冰箱可以冷凍,問題已經不再是問題。包粽的動手大隊有陳彩娥、陳函翠、黃秀華、呂秀華、陳雪卿:::等。吃粽的動口大隊有吳有達、吳天財、王應希、吳克鐘、吳金商、黃振邦:::等。
動口的人還得為社區的未來動動腦,里長吳有達提出社區農業節的構想,希望明年好好的辦一場大活動,讓大洋里的蒜頭、土豆、西瓜、番薯、芋頭亮相。與會的人們各有意見,不過吳有達希望腳踏實地而行,不要有「多牛糞踏無糞」的情形。據王應希的解釋,牛糞是很好的肥料,但牛欄的牛過多,會把牛糞踐踏蹂躝成無影無形,結果反而會收集不到牛糞。
除了動手包粽,動腦築夢,社區居民還準備了大桶的青草茶、大桶的老人茶,讓引吭高歌的人解渴。
昨天的聚會,吳有達獻唱了︿南都夜曲﹀;歌詞中有:「姑娘溫酒等君驚打冷無疑君心先冷變絕情」。社區的友人王應希則獻唱了︿蒼白的記憶﹀,歌詞中有:「因為明天妳是別人的情侶,我將回到原來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