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年國小「十八銅人」揮別母校

多年國小「十八銅人」揮別母校
多年國小的「十八銅人」都是「肉做的」;在導師李佳穎春風般的化育下,他們都變得成熟、懂事。畢業後,十八銅人並未立即四散離校,而是與李佳穎等師長生活了四天,直到昨天才舉手揮別。
多年國小六年級的學生雖然已經畢業了,卻留在學校進行四天三夜的宿營,把握最後一段相聚的日子。這一次的相處,是日日夜夜,形影不離,每個人的情緒「嗨」(High)到最高點;昨天,有的畢業生的嗓子已經沙啞了。
大洋里長吳有達、大洋社區發展協會理事長吳天財等,送了一大批飲料去給他們。吳有達同時是家長會會長,他原本想帶畢業班去大陸走走;不過,師生們最後還是決定要把最多的歡樂,把最美好的回憶,留在最熟悉的校園裡。
多年國小的教導主任劉界宏表示表示,畢業班共有十八個人,學校有時會戲稱他們是「十八銅人」。兼任輔導工作的導師李佳穎在他們身上花了很多心血,讓他們的內功和外功,都有顯著的進步。
其中有一位學生的身世比一般家庭特別不同,與之相依為命的父親是一位更生人,卻在臺灣遭到血光之災,再也無法陪伴孩子長大。李佳穎在學生上下了很多心血,讓他的心性能在健康的氛圍中往好的方向發展。
最後的駐校生活,小朋友有機會自己掌廚獻藝。吳明展和陳鵬文端出了「三杯雞」,讓大家眼睛一亮。吳聖鋒負責煮了魚丸湯,湯裡有魚丸,有貢丸,還有蘿蔔、白筍。
吳明展說,他做三杯雞是先淋油入鍋,將薑、蒜、辣椒爆香,等薑快熟了,再把雞肉放進鍋中翻炒,然後淋下醬油,翻炒幾下,再蓋上鍋蓋燜上三、四分鐘;掀蓋後,把半碗米酒淋倒入鍋內,再翻炒幾下,當雞肉不再有血漬時,火候就差不多了;這時加入鹽、味精和蔥花,再均勻一下,就大功告成了。
這次的聚會,他們玩尋寶遊戲,玩枕頭仗,放了煙火,甚至還有「真心話大冒險」。
尋寶遊戲考驗他們對校園景物的熟悉度。有一個目標物是藏在「木板陣」之下。木板陣就在學校生態池的水邊步道之下,依著指示,學生們會在第三十九塊木板下找它,這是比較困難的一關。「三十九」是計算一道數學式子之後所得的結果。另一個目標物是冒汗的鐵皮怪獸,它指的是學校的體育館,因為體育館是鐵皮屋,在裡面運動的人,個個都是滿頭大汗。
在學校的一草一木中,鄭鴻儒印象最深的是工友室前的木麻黃;李英慶最懷念的是榕樹下和樹下的追逐遊戲;呂彥沛最懷念行政大樓前的廣場,畢業宿營中的同樂會,就是在這裡展開的。當時,吳明展曾在眾人的包圍下,模仿豬哥亮、鐘樓怪人;他是班上的「搞笑藝人」。
吳明展最懷念的是教室通往體育館的走廊;在這一段路上,有很多的嬉戲笑鬧,畢業宿營的炸水球遊戲,也在這裡進行。陳鵬文最懷念教室,因為這裡是大家相處最久的地方。吳聖鋒的回憶和大家不太一樣,他對廁所印象最深刻!有人補充說,大家曾在這裡認真地打掃。
過去,十八銅人曾一同上課,一同下課;這幾天,他們卻是一起睡同鋪,也因此有機會玩枕頭仗遊戲。遊戲規則是他們自訂的,依體重分為重量級、輕量級和羽量級。玩法有兩種,一種是用衣服圈界,,再由參賽者要把枕頭塞在身上,進行相撲,誰出界了就輸;另一種是用枕頭打拳擊。
在許多動態活動中,還夾有靜態的遊戲;在「真心話大冒險」中,有一個籤是要抽中的人說出自己最喜歡的同學,結果王雯潔、柯宜家、吳明展頻頻被道出是被真心賞識的人。
十八銅人都有一顆豆腐心,他們很清楚導師李佳穎對他們的用心。陳鵬文說,他原本是個迷迷糊糊的小孩子,因為李佳穎老師,他才變得認真,不會在上課時分心。吳明展的國語和作文能力原本不強,但因為李佳穎老師的鼓勵和指導,有了明顯的進步;他說:「謝謝老師,您辛苦了,我愛你!」鄭鴻儒說:當我們傷心時,你會陪在我們的身旁;當我們開心時,你會與我們分享;老師,謝謝你!
吳聖鋒說,李佳穎老師不但用知識充實他們的腦袋,也用點心填滿他們的飢腸;只要課後留校或假日到校「加班」,老師都會為他們準備點心。呂彥沛表示,如果時間晚了,老師還會用機車載他們回家。
學生們說:李佳穎老師時時都很美,上課努力教書時也美,下課開心地與同學一起遊戲時也美。臨別之際,李英慶想對李佳穎老師說:老師,您的偉大,會永遠留在我們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