圍棋入門大小朋友聚精會神
「空枰開局」、「黑先白後」、「任意擇點」、「一次一手」:::圍棋對奕,聽起來很難,但經過老師的點撥、指導,只要掌握幾個基本規則,其實要學會下圍棋,一點都不難!
由金門縣文化局所舉辦的「圍棋入門班」活動昨日上午九時許假文化局三樓會議室開課,原本僅受理報名兩班各二十多人,結果兩班都多了很多「旁聽生」,四、五十位大小朋友齊聚一堂,鑽研學習下圍棋。
「圍棋入門班」課程,此次有請圍棋已有六段功力的林篤英擔任指導教師,助理指導老師則是董倫擇、張進成,會場上大、小朋友們聚精會神的邊聽邊對奕,林篤英還會現場出考題,讓同學上台應答下棋,林篤英說,一局圍棋要能分出勝負,首先棋子要能先分出死活。
他接著解釋,棋子和人一樣,人的生存離不開空氣,棋子也是,在圍棋對局中,棋子在棋盤上是依賴「氣」來生存的,若想學會如何吃子就必須先了解「氣」。「氣」是圍棋基本術語之一,是指在棋盤上與棋子緊緊相鄰的空交叉點。沒有「氣」的棋子是沒有生命力的,也不允許在棋盤上存在,一旦棋盤上的棋子處於無氣狀態,即可提掉。
這個長達五天的圍棋入門班,為了讓學員全盤瞭解圍棋的奧妙,課程內容有:「圍棋的基本概念」、「棋子的連結與配合」、「什麼是征子」、「死棋與活棋」、「勝負計算」等。
林篤英也說明了圍棋的起源,他說,圍棋的起源很早,最早的傳說是堯創圍棋。東晉張華在「博物誌」提到,堯造圍棋,以教子丹朱。如果根據張華的說法,由堯至今,圍棋在中國已有四千年的歷史。戰國時的文獻「世本」也有記載─堯作圍棋,丹朱善之。張華在「博物誌」也提到另一項說法,舜以其子商均愚,故作圍棋以教之。
文化局也說,「琴、棋、書、畫」自古即是中華文化的特色,而「圍棋」藉著簡單的規則,創造出千變萬化的思路,讓下棋的人從中獲得深度的樂趣;能夠研究、修行,更能體驗人生。從小學圍棋做為頭腦體操的訓練,進一步能適應未來多元化的社會,是養成健康身心之最佳入門。
文化局指出,下棋是學問,也是遊戲,讓孩子從遊戲中學習思考、增長智慧。透過圍棋,可以訓練邏輯思維及機制反應能力,培養勝不驕、敗不餒的精神,與培養耐心與面對挫折的適應力,活化思路,無限擴展兒童的智慧,還可以培養高貴文雅的氣質,可以說是好處多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