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李縣長:金門應非軍事化給予發展生機

發布日期:
記者: 李增汪/縣府報導。
點閱率:609
李縣長:金門應非軍事化給予發展生機

李縣長:金門應非軍事化給予發展生機

針對金門外島將在今年十一月間大規模撤軍,縣長李炷烽昨日表示遺憾,並抱怨地方政府未獲告知無法預聞,但他指出,外島撤軍是無可挽回的趨勢,希望中央能將金門朝非軍事化、行政特區規劃,給予地方發展生機。

金門駐軍繼四月間南雄旅移防回台灣新竹湖口、金指部砲兵指揮部裁編為混砲營,新聞媒體再度披露十一月間金西旅、金東旅縮編為守備隊、聯勤金門地區支援指揮部降編,未來金指部也將從「軍團」級單位降編為「軍」級單位,今天引起地方民眾關切和討論。

尤其是有金門「東區」之稱的金湖鎮新市里,是以做軍人生意興起的商業區,隨著十萬大軍部隊逐漸撤走,再加上附近南雄旅移防,原本熱鬧的市集,頓時門可羅雀,商家抱怨連連。

縣長李炷烽指出,撤軍是國防大事,雖然還有待證實,但是很遺憾,地方政府無法預聞,表達出地方心聲,及做好因應準備。

他表示,軍方一方面要從金門撤軍,一方面卻傳出正「偷偷摸摸」要部署防衛性飛彈系統,不利發展觀光和招商引資,國防要有民間支持才能提昇戰力,否則外部爭端還未起,內部爭執已經先發生。

李炷烽表示,外島撤軍是無可挽回的趨勢,但是,從1949 年國軍進駐,直到 1992 年戰地政務終止,金門經濟長期仰仗軍人消費、維持生計和安定,因此,從國軍相繼實施「精實案」、「精進案」,為金門經濟帶來一定程度的的衝擊,值得中央重視。

李炷烽表示,金門縣政府委託國立金門技術學院執行的民調,有百分之五十八受訪縣民支持非軍事化,在金門軍事角色、國防功能大不如從前下,朝非軍事區是縣民的期待。

李炷烽指出,金門民意對設立行政特區抱持很大期待,而且總統陳水扁也曾做為競選政見,隨著駐軍逐漸撤離,中央包括行政、國安和經建等部門應共同思考執行,採取擴大開放小三通、檢討釋出碉堡營區、加速排雷等作為,給予金門發展的機會。



中央應有配套措施協助轉型 清查地籍還地予民

記者李增汪/綜合報導

針對國防部檢討金門戰略價值,已奉層峰核准減兵降編的消息,金門縣長李炷烽昨接受媒體訪問時表示,金門走過半世紀軍事管理,三十幾年的戰地政務,在過去居民仰仗軍人消費的民生經濟,隨著駐軍大量撤走,中央政府對金門未來應有整體配套措施,以協助地方的順利轉型。

國防部經檢討金門戰略價值,已奉層峰核准減兵降編。繼今年四月裝甲旅移防回台,十一月將全面降編島上各級部隊,金門防衛部自「軍團」降為「軍」級,總兵力不到萬人。

根據國防部官員表示,金指部砲兵指揮部、金東第一一九旅、金西第一二七旅,分別降為砲兵群、金東守備隊、金西守備隊,指揮官由少將降為上校。聯勤金門支指部,指揮官也由少將降編為上校。

金指部保留烈嶼(小金門)守備區的少將指揮官編階,主管小金門及大、二膽外離島防區防務。全面降編後,金防部成為「軍級」單位,與馬祖、澎湖、花東同一位階。

縣長李炷烽指出,就他個人保守估計,未來金門駐軍人數應介於二千至三千人,而隨著駐軍大量撤離,金門面對積極轉型,中央除了應努力地方基礎建設,並應做好各項準備工作和迎接觀光客的上門。而在過去居民仰仗軍人消費的民生經濟,也隨著駐軍大量撤走,中央政府對金門未來應有整體配套措施,以協助地方的順利轉型。

他並指出,國軍精實案是既定政策,在駐軍大量撤走後,軍方實宜就長期佔用民地,做地籍清查,以就民有土地,通報地主承接,展現負責任的做法。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