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人物特寫》李惠娉談教育用心感動每個生命

發布日期:
記者: 張建騰/專訪報導。
點閱率:967

教育就是用心去感動你接觸到的每一個生命,讓他因為你而更用心生活,讓他因為你而生命而更加圓滿!

這是教師李惠娉對「教育」的看法。在沙小服務已經六年的教師李惠娉,即將揮別沙小,揮別金門這個教師養成的溫床。六年前,她在屏東師院附小完成一年的實習之後,第一個服務的學校就是沙小。當年初出茅廬的她,曾與另一位已服務教育界十多年的教師曾秀玲(現任中正國小教師),聯手拿下教育部的教學卓越獎;民國九十五年曾獲金門縣特殊優良教師表揚。

六年的時間,讓李惠娉在教師崗位由新手成為熟手,也成了學生和同仁眼中的優良教師;不過,為了免於與另一半成為「牛郎織女」,只有申請調校;這是金門教育界中,本地教師經常失血的原因之一(另一個原因則是許多臺籍教師服務一段時間之後,歸心似箭)。

回憶在沙小服務的六年,第一年(二零零二年;民國九十一年)和第二年,她與曾秀玲同帶一年級的學生,彼此因為樂意分享,成了很好的搭檔。她們讓兩班一起上課,嚐試用各種方式,破除小朋友對國語和數學等基礎練習的枯燥感。金門有什麼好玩的,金門有什麼好材料,他們都帶小朋友去玩,帶小朋友去做。他們去看過栗喉蜂虎(夏候鳥),看過閩南古厝和風獅爺;他們做過鬆餅、蛋糕、剉冰、餅干::。

他們喜歡讓平常的教學活動,天天都有不同的變化,也喜歡就地取材,讓小朋友發現金門的美好。除了基本的練習之外,他們最喜歡戶外教學,尤其在生活、綜合、藝文等領域的學習上,更喜歡跳脫課本。一心要讓教學變得很好玩!李惠娉覺得是求學時代,受到莊錦智老師的影響(莊錦智目前任教於金湖國中)。

後來,李惠娉和曾秀玲把兩年的教學紀錄整理,並呈現在網頁製作上,結果獲得了教育部的教學卓越獎;金門縣政府則出版兩人合著的︽讓生活飛揚︾,成了九年一貫生活課程的專輯。

在剛開始擔任教師時,李惠娉曾遇到自我意識比較強的孩子。當時,學生堅持,當老師的她也很堅持,就出現硬碰硬的場面。學生曾和同學起衝突(可能有弄痛對方),卻不願認錯,寧可把自己弄痛::。後來,她決定用繞圈子的方式,好言相勸,以柔克剛,不去與學生正面衝突;經過一段時間的努力,終於讓學生心悅誠服;如今,她桌上堆的各種手工自製的小禮物,很多都出自那個學生的巧手。

在沙小的第五年和第六年,李惠娉的教學生涯已進入比較平順及得心應手的時期,與學生也發展良好的默契。這些年,她見過或處理過一些學生問題,例如:學生偷竊,學生分心,學生搞破壞,::。

有一個學生,家境不錯,卻有「竊癖」,曾在學校偷老師的物品,在家偷父母的錢,父母卻茫然不知。她與家長溝通,找出癥結,如今已經不再復發。這名學生,可能是因為父母生了弟弟,受到冷落;她建議家長以愛為支柱,在命令和嚇阻之外,還要有親情的包容和原諒。

有一個學生很容易分心,為了解決這個問題,家長很積極地與她一起研究解決的方法,還送給她一本︽分心不是我的錯︾。李惠娉覺得,有家長的合作,孩子們的改變和進步,最容易見到成效。

有一個學生,曾在學校搞破壞,校長楊肅正並沒有發脾氣,只把學生帶去看監視器;告訴他:「人在做,天在看。」後來,學生也把這句話轉述給李惠娉,他說:看到電視上的我了!經過輔導和鼓勵,這個學生,三年之中,只搞過那一次破壞,並沒有再犯。李惠娉認為,學生難免犯錯,但千萬不要把所有寬恕及自新的門都關了!

李惠娉常會給孩子們一個擁抱,對於某些孩子來說,這是很需要,也很有意義的;當然,也有人會故意說:噁心啦!有一次,當他們玩得很開心,有一個學生脫口而說:今天是這輩子最幸福的一天!

對李惠娉而言,孩子的問題很多,當老師的人應該把學生的問題,當成自己的問題;畢竟,聰明的人不用教,能夠循循善誘,才是教學工作最大的價值;她說:教的當下真的很快樂!

教學工作的提昇是永無止盡的,多年來,李惠娉不僅從資深教師,也從實習教師身上學到許多教學技巧。對於國小教師的任務,她覺得蘇蘭(教師;作家)在金門演講時,有過很好的詮釋:小學老師工作,看似最不起眼;不過,人的一生,在四十歲以前,大家都過得差不多,四十歲以後會如何,就得看他的小學老師怎麼帶!

李惠娉認為,人生並不是只有讀死書而已,她希望透過教育,讓小朋友的生活更豐富,更五彩繽紛;她希望涵養他們的人格,讓他們懂得美感,懂得趣味,懂得生活,不要讓四十年後的人生變成一場空虛;這麼一說,她覺得自己在社會中還算蠻有價值!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