異姓聯宗到底怎麼來的?
發布日期:
記者:
張建騰/綜合報導。
點閱率:1,518
張廖簡宗親會是一個異姓聯宗的宗親團體。張姓在台灣是大姓,過去有「無張不成鄉」的俗諺,加上廖姓和簡姓,勢力更是龐大;三姓聯宗,在臺灣的人口超過二百萬人。
根據台灣張廖簡宗親會的「祭祖祝文」;三姓同宗,以張揮為張氏鼻祖,他是黃帝之子少昊的第五子,得姓於四千多年前。
廖姓始祖廖叔安系出文王,得姓於四千多年前。明代張元子於洪武年承祧張廖,始創一世。
簡姓始祖為簡師甫,為周朝大夫,得姓於三千多年前,為文王子孫,黃帝苗裔。明代洪武十四年,簡德潤在南靖開基,始創一世;宗祠奉祀張進興為義祖,承祧張簡。由於有上述承祧的淵源,因此張廖簡成為異姓聯宗。張氏的堂號(或郡號)有:清河、南陽、吳郡、安定、敦煌、武威、範陽、鍵為、沛國、梁國、中山、汲郡、河內、高平、百忍、金鑒等。金門縣的張氏為清河的支系,在沙美稱為「儒林衍派」,在青嶼稱「忠勤世第」。張氏的歷代名人有漢代張良(留侯;漢初三傑之一)、唐代張公藝(倡百忍家風)、張九齡(唐代正直之臣,文學冠一時)。
廖氏的堂號(或郡號)有:汝南、鉅鹿、武威、清武、崇遠、垂裕等。廖氏的歷代名人有:廖抉(東漢滿腹經綸的北郭先生)、廖立(三國時被劉備徵召為從事)、廖化(三國蜀漢的車騎將軍中鄉侯)、廖棠(晉代福建南平學者)::。
簡氏的堂號(或郡號)有:範陽、涿郡、追來、溯源、孝思。歷代的名人有:簡雍(三國時任劉備的從事中郎)、簡正理(宋賢吏,官御史)、簡芳(明代南京刑部主事,耿介忠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