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金鏡熱心地方事務無怨無悔捐祖產令人肅然起敬

王金鏡熱心地方事務無怨無悔捐祖產令人肅然起敬
熱心地方事務的王金鏡,早年就無條件將自己的祖產提供出來做為后盤山村辦公處,近年來,又提供村內自家土地來設置遊樂設施,這一份慷慨的胸懷,深得村民敬重。
現年七十歲的王金鏡,含飴弄孫之際依然是閒不住,義務擔任首屆「后盤山、西山社區發展協會」理事長,他希望結合社區幹部服務的心和力量,為居民做更多事。
農村長大的王金鏡,早年以務農來維持家計,養兒育女,工作勤奮的他,有一份刻苦耐勞的儉樸精神,在農忙之餘,熱心參與地方的事務,可以說是地方的「頭人」。
金門早年雖然實施戰地政務,在軍管時期,各行政村都興建村辦公處,做為政府宣導政令以及自衛部隊操練的場所,后盤山可以說是后盤村包括西山、嚨口、后沙等自然村落的中心處,當時,縣政府決定在后盤山村內覓地興建村辦公處,在找不到理想土地之際,王金鏡卻自願捐出自家的祖產地,提供出來做為后盤山村辦公處,也因為王金鏡的這一份熱心,讓村辦公處順利興建完工啟用,讓后盤山一直是這幾個自然村的行政中心,不管是集會或是辦理活動,總是利用村辦公處的場所,為后盤山帶來「人氣」。
王金鏡說,當初會主動捐出土地,也是基於對於地方上的一份熱忱,能夠為地方做些事,他認為是值得。
王金鏡的熱心,深得村民的敬重,曾當選金寧鄉鄉民代表,為民喉舌,為地方爭取建設,也反映民意。
隨著子女的長大成人,赴台就學,王金鏡一家人於民國七十年舉家遷台,落腳於台北縣中和市,勤奮的他,轉行做水泥工,來養家餬口,一做二十幾年,養育子女成家立業,各有自己的家庭和事業。
王金鏡雖然在異地,但是金門家鄉還是他的最愛,所關心的還是地方事,經常返鄉參與地方事務,好像時光倒流,又會回到從前,汲汲於地方事。民國八十七年,王金鏡一家人又落葉歸根,讓他有更多的時間參與地方事。
王金鏡獲悉鄉公所計畫在村內覓地設置一處遊樂設施,提供村內小朋友玩耍,二話不說,主動向鄉公所表達願意提供村內自家土地,這一份熱忱,讓鄉長李文俊很感動,一再稱許。
這幾年來,地區村里紛紛成立社區發展協會,透由組織運作,爭取經費來建設地方、辦理活動,后盤山和鄰近的西山居民也一直企盼能成立協會,但是想歸想,還是沒有結果。
熱心的王金鏡並不放棄,積極的聯絡兩個社區的居民,並在鄉長李文俊和村長許明吉的協助支持下,終於在今年端午節前順利掛牌成立,首屆理事長的人選,王金鏡自然是不二人選。
縣長李炷烽稱許后盤村是個有水準的村落,尤其是守時的民風,在喜慶宴客都相當的準時,為地區樹立學習的模範。李縣長期望后盤山居民在良好的民風下,能帶頭倡導婚喪喜慶的節約,也希望在王金鏡的熱心領導下,凝聚居民的向心力,共促地方的和諧。
金寧鄉長李文俊也推許王金鏡的熱心義舉,他說,王金鏡十分熱心地方事務,早年曾任金寧鄉民代表,除了捐出土地供作興建后盤村辦公處以及兒童遊憩設施,相信未來一定可以帶領社區幹部,為后盤山以及西山兩個社區居民做更多事,清淨美化家園,提升整個社區的生活環境和品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