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身心障礙家庭有本難唸的經

發布日期:
記者: 陳榮昌/專訪報導。
點閱率:437

每個身心障礙家庭,都有不同的故事,也各有不一樣的心酸,因為社會的成熟度不足,包容力不夠,有人選擇沉默,隱藏在社會的最角落;有人勇敢面對,卻也有著無所依憑的無力感。

楊媽媽本身是個身障者,二個兒子也都有身心障礙,大兒子今年十五歲,中度障礙,二兒子十四歲,輕度障礙。丈夫多年前過世,無一技之長的楊媽媽,就靠著縣府每月給的殘障津貼,養活孩子。

兒子們是怎樣的情況,楊媽媽自己也說不清,只知道兒子們說話慢、學習遲緩。

大兒子症狀較嚴重,唸的是啟智班,有專門老師照顧,小兒子因症狀較輕,唸的是資源班,平常分散在各班級,與一般生一起上課,每週定期再由老師集中輔導。

詢問學校生活,老師好不好,大兒子聽不懂,只愣愣的看著,小兒子則一味微笑,似懂非懂地點點頭。楊媽媽說,較傷腦筋的是,跟不上班上同學的進度,小兒子則插嘴表示,有些同學會欺侮他,會笑他是「資源班」。楊媽媽拍拍他的手,「人家說就讓人家說,你不要去欺侮人就好」。

楊媽媽指出,她現在的生活重心,就是把二個兒子撫養長大,還好兒子們日常生活還可以自理,只是未來該如何,她就有些茫然。

為了培養兒子獨立自主能力,楊媽媽已訓練他們自己上下學。

小兒子因為反應遲頓,不太會表達,有時會遭到同學恐嚇,要求給錢。沒給對方錢,還會被打。

原本楊媽媽也不知道,是這位同學也動起老大的腦筋,恐嚇老大也要給他錢,引起啟智班專任老師的注意,經老師詳問,才知道小兒子早被對方恐嚇過,買早餐的三十元還被迫給了對方。

楊媽媽表示,可能因為沒有爸爸,所以二個兒子較會受到不懂事的同學欺侮。為了杜絕恐嚇要錢事情再發生,她曾向學校反映處理,學校頗重視,也深入瞭解,該同學雖被家長規勸,但家長好像也無法管住小孩,恐嚇要錢的事依舊會發生。

楊媽媽也曾經報案,請警方處理,警方口頭訓斥威嚇後,恐嚇要錢的情事,還是再度發生,讓楊媽媽感到苦惱。

身心障礙家庭,一路走來,已經相當辛苦,又要面對社會的種種問題,更是無助,最需要社會支持的手。

母子三人相依為命,讓彼此更親近,問話的當下,母子倆雙手交叉,相當親膩,大、小兒子無邪地倚在楊媽媽懷裡撒嬌,或是幫媽媽理理頭髮,十分貼心。二兄弟的未來,楊媽媽沒有太多概念,只希望兄弟平安長大,就像她所說的,「不要去欺侮人就好」。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