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祭品逾月吃不完李金治聽到快昏倒

發布日期:
記者: 張建騰/金沙報導。
點閱率:644

若要身體好,少吃殘羹湯;若要兒孫好,少插幾炷香;祖先已成仙,何需人間煙?供品改蔬果,祖先也讚鮮!

衛生局副局長李金治昨天以「年節食品健康」為題,對金沙鎮居民宣講。她聽說每逢拜拜之後,有些人家中的供品,可能要在冷庫擺上一個多月還吃不完,這實在令她發昏!因為這樣的飲食習慣,是很不健康的。她建議居民拜拜時,心意到就好了;供品最好力求少量,最好能在一頓就全部解決。不吃剩菜還有一種好處;她說,今年四十幾歲,身材還維持得像十八歲一樣。

衛生局長陳天順則提出一個另類卻似乎符合潮流的想法:能不能把供品拍下來,放電腦放給祖先享用?或是把地瓜、洋芋蒸熟了當供品?他說,每天早上吃帶皮的地瓜,有清胃的效果。

李金治表示,祭拜儀式似乎是一個「不可碰觸的問題」;不過,她這個「不怕死」(不怕引人怪罪)的衛生局副局長,還是得和大家一起來談談這個問題。她說,即使大家不做任何改變,也應該一起來動動腦,想一想祭拜儀式是不是真的是不能夠碰觸的問題?是不是能把供品改成蔬果?這樣做能不能讓祖先也樂於接受?

李金治表示,拜拜的目的包括「謝恩還願」、「謝罪」、「消災避祟」、「祈求」,甚至還有「凝聚家人感情」的作用;不過,焚香之後會產生致癌物質,為了子孫好,還是少插幾根香比較安全。燒紙錢對健康也不好,但因為是在戶外,不像燒香那麼直接。

此外,隔夜菜或回鍋菜不僅營養流失嚴重,而且還會產生對身體有危害的物質;她建議拜拜用的供品,不僅應該減量,而且應該用新鮮的蔬果取代油炸的食品;甚至可以把幾家有親戚關係的祖先,請來一起拜。

李金治表示,祭祀食品若要變革,可能會引起某些人的不安;金湖有一位民眾想出了一個讓自己心安的點子,那就是藉由卜「杯筊」來請示祖先;可以先卜:改成兩道蔬果好不好?若「卜毋杯」,就改問:改三道蔬果好本好?改四道蔬果好不好;就這樣,一定可以從「無杯」卜到「有杯」!

李金治表示,放久的食物容易產生黃麴毒素,有B型肝炎帶原的人吃了,得到癌症的機率是一般人的一百五十倍。台灣地區死於胃癌等胃腸系統疾病的人,每十萬人中約有十個;金門卻高達四十幾個,在飲食習慣上的修正,實在是有迫切性!

金門縣衛生局正在推動「97年度部落社區健康營造計畫」;這項計畫是競爭型計畫,有意申請的社區,必須於八月三十一日前送件。為了讓民眾更加了解社區健康營造概念,局長陳天順、副局長李金治在各鄉鎮展開巡迴說明活動,昨天在金沙鎮的是第二場;這就是李金治在金沙鎮宣講的背景。下一場宣講,將於今天(八月十四日)下午六時三十分在烈嶼鄉衛生所二樓辦理。

在昨天的宣導會上,李金治表示,祭拜儀式可以怎麼做,是社區民眾可以討論的議題;先藉由討論,喚醒注意,然後強化改變的信心,再逐步凝聚共識,最後就可以增加移風易俗的能力。

她認為,社區可以討論的議題包括:敬神拜祖帶給您心理安定的力量?準備祭拜影響您旅遊休閒的安排?準備祭拜造成您心理上的負擔?準備祭拜造成您工作上的負擔?因為祭拜習俗有時造成您與家人的意見不合或衝突?祭拜供品對您的經濟是個負擔?祭拜供品對您的飲食是個負擔?祭拜供品對您的健康是個負擔?祭拜習俗提昇家人︿族﹀的向心力?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