局部撤軍政策空轉金門將不知何去何從
針對金門地區軍事設施活化利用暨經營管理,縣長李炷烽昨日在聽取受委辦的國立金門技術學院所提報告時認為,理想和現實總是有差距,國軍自島上局部撤軍,中央應有配套措施,以免形成「政府無力、政策空轉」,讓金門不知何去何從。而金門地區軍事設施活化利用暨經營管理,並應交由國防部整體規劃研究較理想,否則地方研提計畫最終也只能束之高閣,成為歷史文獻。
金門地區軍事設施活化利用暨經營管理總體先期計畫期中報告審查會議,昨日上午十時四十分起在縣政府第一會議室舉行,由縣長李炷烽主持,金門國家公園管理處處長黃文卿、金指部副參謀長年治台、鄉鎮長及縣府局室主管等與會。並聽取計畫主持人江柏煒的提報。
江柏煒指出,這項計畫希望提出金門軍事空間資源整體發展的架構,並拋出總體規劃之架構,提供金門縣政府相關局室參考。以保存為手段,以活化為策略,以觀光為目標,希冀金門軍事設施能成為世界上無可取代之重要旅遊資源。
他並以法國諾曼第戰役及其博物館群、馬其諾防線軍事觀光價值、美國華盛頓越戰紀念公園,這些歐美區域之軍事資源活化利用案例做介紹說明。
縣府交通旅遊局指出,本委託計畫目的,係為研擬金門地區(含金門國家公園範圍)軍事設施活化再利用之總體發展策略,期能整合金門國家公園、各鄉鎮公所、及金門縣政府相關局室對既有軍事設施再利用及規劃運用取得一致性目標,以及提供金門縣政府一套具有完整性、全面性的計畫,做為軍事設施發展規劃方向及尋求中央單位統籌協助之說帖。
而金門技術學院所提送期中報告書,因本案係屬金門地區軍事設施活化利用暨經營管理之上位計畫,與軍方營區釋出政策及金門國家公園、各鄉鎮公所、金門縣文化局、金門縣政府民政局、財政局、建設局、工務局、研考室及交通旅遊局施政計畫密切相關,為廣納各方意見,爰召開這次審查會。
縣長李炷烽也指出,觀光是整體的,需要大家有共識,共同思維走出去。而軍事思想的研究,是人類和平往前推進的價值。
與會的金門縣文化局長李錫隆建議縣府將戰爭和平博物館納入考量,並以現在環保局進駐的環保公園規劃為觀光遊客中心。而金門發展軍事觀光是很好的走向。金湖鎮長李成義則建議將料羅彎整體規劃納入,以彰顯八二三砲戰搶灘運補史蹟。建設局長李增財也建議將靶場列入,並由國防部就軍事設施活化利用暨經營管理做統籌規劃較理想。交通旅遊局長林振查則建議將海域空間概念選進來,並就軍史文物、戰術、戰略由國防部提版本。
金管處長黃文卿也以國家公園將接管三十處軍事營地,但面臨最大問題就是管理,管理處將朝戰役史蹟保存維護努力,以擺脫先前以傳統建築為主的觀念。
金指部副參謀長年治台則表示,站在金指部的立場,防衛部存在的目的就是保衛金門,為作戰準備。而有一些地方不開放,係因作戰計畫不能說,但金指部在近程方面,已釋出三十八處軍事營區,中程則有一百三十四處將釋出,目前已有十處釋出,剩下一百二十四處仍在積極作業。希望縣府就已規劃釋出的先來做。
而根據江柏煒規劃,金門軍事資源活化利用之總體計畫構想,在核心博物館與次核心博物館方面,核心博物館亦是作為首站之入口博物館,建議以金城周邊公有基地作為入口核心博物館,本計畫建議擬定於金西旅部(榜林圓環之東北、頂堡、金門技術學院之間)之發展為主。而核心博物館為軍事資訊總站,一方面展出相關軍事研究及收藏文物,一方面做為歷史教材,藉由有系統的導覽活動與展示教育,將軍事戰役的知識內涵分享給更多的民眾、協助訪客清楚認識金門軍事資源的特色,這樣除了能夠提升金門戰役史蹟本身的知名度與學術地位,更增加了對外的公共性與影響力。此外,核心博物館也可以是個對世界交流的視窗,藉由博物館間的館際運作,讓本國研究者有機會與世界各國的戰役博物館進行學術交流,或進行展品的互展計畫,使核心博物館不僅僅展示在地特色,亦能發揮「世界學術之窗」的效果。
在軍事體驗區與衛星博物館方面,此層級在以具體空間、場所說明個別之軍事設施,包括金門的海岸資源、生態資源、文化資源、戰役資源、紀念意義、歷史場景、庶民生活資源、產業資源、景觀資源。如金城地下坑道、乳山故壘、翟山坑道、馬山觀測所、金門廣播電台、田浦軍事城堡、南山頭地下坑道、勇士堡、鐵漢堡等,個別均具有特殊戰略價值之軍事據點。
另外,更將太武山區、麒麟山和後宅營區、大膽和二膽島以「軍事體驗區」作歸類,突顯其整合性保存之價值,實質保存內容包括軍隊、軍事營區、房舍、設備及其周邊環境等空間實體的真實運作保存。並且在未來可以採取預定制、固定人數、定點定時進入參觀的機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