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中學生蔡芷妮李泓志獲國際扶輪社遴選交換學生
金門高中學生蔡芷妮和李泓志獲國際扶輪社遴選為交換學生,將於八月下旬出國展開為期一年的高中生學習生涯,縣長李炷烽昨日接見金門扶輪社國際青少年交換學生,除致贈程儀,並親手題詞向他們致賀,勉勵好好學習,鼓勵把握難得的機會,體驗異國學校教育、家庭教育、社會教育不一樣的地方,啟發年輕人更寬廣的生命視野,祝福成功學習回來,為學弟學妹樹立表率。
金門扶輪社國際青少年交換學生(YEP)陳昕、蔡芷妮和李泓志等三人,在縣府教育局主任督學陳金文、金門高中校長蔡錦杉及金門扶輪社青少年交換委員會李松財主委、金門扶輪社社長洪秀暖陪同下,於昨日下午三時三十分拜會縣長李炷烽,縣長除致贈程儀,垂詢交換學生的心情和感受,並贈送親手題詞手稿向他們勉勵道賀,並勉勵三位同學努力向學為國家和金門爭光。
縣長李炷烽指出,人之成功除了學識外,交流學習所得的經驗也很重要。學生透過前往國外的學習,除能開闊視野,縣府也樂觀其成未來有更多學生經由交換學習,來助益外文程度提升,進而對同儕產生相互影響。
縣長李炷烽贈送親手題詞手稿向他們勉勵道賀,其中勉勵祝賀蔡芷妮的題詞為,「若你什麼都不想要,你就什麼都不會有,你的未來掌握在你自己手裡,我們成為金門人不光因為我們生在金門,更因為我們選擇留在金門。」勉勵陳昕的題詞是:「金門是我們共同居住的大家庭,我們有共同的記憶理性與夢想,讓我們喜歡彼此的優點,包容彼此的缺點,尊重彼此的習性,激發彼此的潛能,開創金門美好的前程。」勉勵李泓志的題詞是「讓我們每一個人都願意認真的思考,因為未來的金門是我們的共業,需要世界上每一個金門人積極的參與,與更勇敢的承諾與實踐。」
據瞭解,扶輪社的青少年交換計畫,已有三十年的歷史,受到分佈在全世界一百二十萬個扶輪社員的全力支援。一九七二年,國際扶輪社的理事會同意將青少年交換成為國際扶輪社的正式計畫。目前,仍舊由各基層扶輪社、地區及多地區團體來管理實施,此交換計畫已含括五十八個國家,每年計有八千多名學生參與受惠。
金門扶輪社在95年7月首次向國際扶輪爭取青少年交換計畫 (Youth ExchangeProgram; YEP),選派金門子弟陳昕同學(就讀金門高中)到美國德州一年,參加2006-07年度國際YEP交換學生計畫(臨行前縣長已會見),今年7月陳昕同學結束交流返回金門,縣長詳細瞭解陳昕同學在美國的學習情況,並讚揚她為金門爭取國際友誼和榮譽的精神。
金門扶輪社在2007-08年度國際YEP交換學生計畫中,由蔡芷妮和李泓志二位同學,通過國際扶輪3480地區青少年交換委員會的考核和測驗,預定在8月17日分別搭機前往加拿大和墨西哥參加交換學生計畫。臨行前李縣長特別叮囑要持續發揮陳昕同學的精神,將金門的友誼和特色告訴國際友人,讓金門從青少年開始全面走向國際化。
同時金門扶輪社的三個扶輪家庭;將接待分別從德國、法國和美國前來金門的三位國際交換學生(2007-08年度YEP),在教育局及金門高中的協助下,已完成對國際扶輪交換學生在語文學習、生活輔導和家庭照顧的各項作業。國際青少年交換的三位同學;預定在8月26日抵達金門住進李松財、蔡添祿和陳華山三位扶輪家庭中,未來將在金門高中就讀二年級。
金門高中校長蔡錦杉表示,學校師生會全力協助三位國際交換學生學習國內語文和瞭解生活習慣,使交流學生如同回到自己家中一樣。金門扶輪社青少年交換委員會李松財主委表示:國際學生交流對金門而言是一項艱鉅的工作,但扶輪家庭秉持著服務社會、服務國際的信念,接受服務交流的考驗,讓金門的青少年能走向國際社會,是值得大家學習與讚揚的。也希望大家以平常心看待,並協助扶輪家庭完成這持續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