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八二三砲戰國軍扭轉戰局再造中興契機

發布日期:
記者: 陳榮昌/縣府報導。
點閱率:319
字型大小:

再過二天,八月二十三日,就是震驚中外的「八二三砲戰」四十九週年紀念日,也是國軍扭轉戰局、再造中興的契機。

八二三砲戰,可以說是老一輩金門鄉親,難以忘懷的一場夢魘,有人喪生於砲火下,有人倖存於戰亂中;有的死守故土,有的落難台灣。說起八二三,就像找到主旋律,尋到知音,每個人都有不同的故事,相同的情節。

而歷史書的旋律,是這樣記載著。

民國四十七年七月,中共完成沿海機場,江西鷹潭至廈門的鷹廈鐵路也正式通車,因此,共軍調動頻繁,有意進犯金門。

先總統蔣中正傳令金門官兵提高警覺,自七月十七日起,金門全島軍民進入備戰狀態。

當時,正對金門的共軍,陸軍方面,有福建軍區所轄的第二十八軍、第三十一軍,及廣州軍區所轄之第四十一軍支援砲兵第三師、第二十二火箭砲兵師,廈門、汕頭海防兩個砲兵團、防空軍第六十三高砲師,及第六十四高砲師兩個團等,總計兵力約十八萬九千多人,火砲三百六十九門。正對金門的中共海軍,則有廈門、汕頭兩個巡防大隊所屬的砲艇三十一艘,魚雷快艇二十七艘,陸戰第五師及登陸戰車第二團。

當年,由金防部司令官胡璉將軍所指揮的駐金部隊,共轄六個步兵師、八個砲兵營、五個高砲營、三個戰車營及勤務支援部隊,總兵力約八萬五千多人。

民國四十七年八月二十三日下午五時許,國防部長俞大維偕同金防部司令官胡璉,巡視金門各前線陣地,並預計於六時三十在太武山金防部附近「水上餐廳」舉行歡迎餐會,副司令官趙家驤、章傑及抗日名將(蘆溝橋打響抗日第一槍)吉星文將軍率金防部重要部屬等候光臨。

八月二十三日下午六時三十分,對岸的廈門、大嶝、小嶝、深江、蓮河、圍頭之中共岸砲三百四十門向金防部附近「水上餐廳」、古寧頭第一線陣地、料羅灣海灘炮轟,毫無掩體的水上餐廳頓時破片橫飛、血肉模糊,趙家驤中將、章傑少將原本在休息室等候,聽到炮聲立即跑步出來,不幸在西邊橋上遇到來襲炮擊,中彈身亡,吉星文將軍、劉明奎少將急奔而出時,也身負重傷,吉星文將軍隨即用飛機急送臺灣救護,仍不幸殉國,其他金防部參謀人員死傷二十多人。

當時,共軍向金門島群瘋狂濫射,二小時內,落彈五萬七千五百多發,揭開震驚中外的「八二三砲戰」。

根據金門縣志記載,自是連日激戰,至十月五日止,前後歷經四十四日,中共砲兵向金門島群計發射四十四萬四千四百二十三發砲彈。中共企圖以其優勢武力,向金門進行摧毀,封鎖金門對外海空運輸,迫使軍民自動放棄金門。 

十月六日以後,國軍參戰之大口徑火砲大為增加,共軍也相對增砲五六一門,由於金門將士用命,粉碎中共陰謀,中共乃於十月六日自行叫囂「停火一週」,繼又「停火兩週」,後又提出「雙日停,單日打」,以掩飾其失敗。

由於砲戰始於八月二十三日,史稱「八二三砲戰」,又由於這是一九四九年以後台海第二次大規模的軍事對抗,也有稱為「第二次台海危機」。

砲戰發生之後,為了因應中共強烈的攻擊,美國國防部在次日旋即發表第七艦隊在台灣海域進入戰鬥態勢,此後第七艦隊除了協助我國海軍補給團赴金門補給外,並且與空軍、海軍陸戰隊、陸軍舉行一連串防空兩棲作戰聯合演習,同時也在台灣成立作戰指揮中心。而為了直接有效壓制來自中共方面的持續砲擊,美國軍方也提供火力強大的新型「巨砲」至金門,在美方的協助下,國軍終究可以在火力上與共軍抗衡,甚至壓制其火力。

此役,國軍計擊毀中共岸砲二百七十九門,砲陣地九十七處,掩體、營房、彈藥庫等一百一十八處,擊沉中共海面機帆船八十一艘,海空軍也獲豐碩戰果。

戰後,論功行賞,金防部司令官胡璉將軍,榮獲先總統蔣中正頒發二等寶鼎勳章,其餘有功官兵,也分獲勳獎。

而為紀念「八二三砲戰」,民國七十六年,政府於太湖榕園動工興建「八二三戰史館」,並於民國七十七年的三十週年慶時揭幕。

  • 金城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0號 金城分銷處地圖
    (082)328728
  • 金湖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山外里山外2-7號 金湖分銷處地圖
    (082)331525
  • 烈嶼分銷處
    金門縣烈嶼鄉后頭34之1號 烈嶼分銷處地圖
    (082)363290、傳真:375649、手機:0963728817
  • 金山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2號 金山分銷處地圖
    (082)328725
  • 夏興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夏興84號 夏興分銷處地圖
    (082)331818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