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門砲彈一百年耗不完
行政院前院長郝柏村就受聘為金門榮譽顧問之初曾提出金門的觀光發展要結合社區、金門的教育要以儒家思想做為特色等,至今仍是金門可以慎思、篤行的方向(以下是當時的建議)。昨天,郝柏村重返金門,在言談當中,又再度提及這些觀點。
在縣政顧問的角色上,郝柏村曾就金門的定位、戰地觀光、儒學教育提出看法。他認為金門要建設成為三民主義的模範縣!他說:做為一個金門縣政的顧問,大方向上,金門還是要從建設成三民主義的模範縣走,這個工作是沒有止境的!(在此前提下,他不贊成金門引進賭場)。
郝柏村認為,金門的未來在觀光業,這是一個很有發展潛力的地方。金門發展觀光,不應只靠漂亮的旅館,而是要用社區發展與觀光結合。
他說:金門有很好的歷史遺跡(例如金門文化村),應保持原有風貌,另外開發其他地方。
兩岸和平後,金門戰場上能轉化為觀光的東西很多;郝柏村認為,無論是戰史館或古寧頭戰地,大陸人來了一定會覺得很奇怪:幾十年來,中共那麼多地方都打下來了?為什麼只有金門打不下來?
金門的坑道,長度至少有一百公里以上,那些都是用榔頭鑿花崗石,一鎚、一鎚打下來的。例如擎天廳,可容千人,卻是人工造成的山洞-我們看慣了,或許覺得沒有什麼了不起,但是在外人來看,卻很有吸引力!
金門的觀光,可以走向舊戰場的觀光,但要配合軍方,逐步開放。
金門的觀光,還可以走戰技的觀光。金門很多的砲陣地,在兩岸真正和平的時候,可以讓人看看,當初是怎麼把那麼大的砲擺到房子裡!也可以安排觀光客參觀大砲施放,讓他們嚐嚐味道。他說:金門的觀光是可以這麼做的!
另外,金門過去在夜間,有所謂防護射擊、彈幕射擊。我們擺了幾十年的砲彈,有些從做出來到現在,甚至已擺了七、八十年到一百年,數量之多,「一百年都消耗不完」。這些東西,以後也許是廢物,我們卻可以利用,成為觀光的特色。
郝柏村表示,這些並不是兩、三年內可以做得到的,但卻是全世界都沒有的特色。比如晚上的防護射擊,火光交叉,景象蠻好看的,假如列為一個觀光節目,一人票一千元(在遠遠的地方看),一千人就可收一百萬,成本只要二、三十萬元。
在戰場觀光上,美國蓋茨堡,比金門差遠了;法國馬其諾防線也和金門不能相比;所以,金門戰場的觀光,在兩岸真正和平以後,是最好的觀光資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