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特載〉介紹「影響世界的16本書」之一「不服從論」/Sandy

發布日期:
記者: 報導。
點閱率:464

一、緣起

托馬斯‧傑弗遜說:「最少管事的政府是最好的政府!」

而亨利‧大衛‧索羅的「不服從論」的刊頭詞卻是:「最好的政府是根本不管事的政府!」

這篇論文發表時並沒有引起多大注意,但以後的一百多年時間裡,它逐步擁有了無數的讀者,它的思想影響了億萬人民的命運!

二、內容簡介

「不服從論」原名「對政府的違抗」。

索羅以犀利的筆通過對當時國家和政府性質的分析,抨擊了不合理的納稅制度。

索羅並不是主張廢棄政府,他認為:馬上還不能沒有政府,但馬上應建立較好的政府,經過改善的政府應該「重視個人尊嚴和個人價值」,提出「應該是政府為公民而存在,不是公民為政府而存在」。

索羅還認為:抗交人頭稅是「不服從的一種明顯標誌」,是「公開反抗不合理法律的一種正當行為」。他說:「如果有一○○○人左右拒交稅金,會必然導致不合理的稅收法的改革。」

他自己身先士卒,連續六年沒有繳稅。

「不服從論」的結尾是這樣說的:

「從嚴格的意義上來說,政府的權威必須要得到被統治者的制約和允諾。除了我同意的東西之外,政府不能對我的人身和財產擁有絕對的權力。」

「從集權制到民主制,是一大進步,然而一種民主制度的出現難道就是政治改革的最後一步了嗎?難道不可能再跨前一步?」

三、「不服從論」的影響

索羅的思想被後人稱之為:「19世紀的革命宣言!」、「新大陸有史以來最高昂的反抗學說!」

隨著歲月的流逝,它的影響波及全球!最明顯的例子要算甘地了,1929年這位印度領袖回憶道:

「我第一次讀到亨利‧大衛‧索羅的『不服從論』是在1907年,當時,我正在非洲當律師,從事消極抵抗運動,我的朋友寄給我一本小冊子『不服從論』,我一下子被它吸引住了,我隨即將部分內容在我主編的「印度評論」上發表,索羅的這篇論文內容真實,令人信服」。

後來,甘地的主要助手亨利‧波拉克根據甘地指示,將「不服從論」全文翻譯成印度古吉拉底語和英語,分別在「印度評論」上發表,還出了單行本。

甘地對他所領導的「消極抵抗運動」這一提法一直不甚滿意,但一時又想不出更恰當的提法,索羅的「不服從論」正中下懷!甘地馬上接受了「不服從運動」的新提法,這一提法既表明了非暴力的堅定性,又體現了信念,正義和真理!

「索羅是正確的,只有那些原本會老老實實地遵守法律的人才有權對非正義的法律採取不服從的態度和行動,這與無法無天的群氓完全不能同日而語,因為這種違抗是公開的,是有充分依據的。」

「只有當一切扶正除惡的和平手段(包括請願、談判、仲裁等)失敗時才會採取不服從的態度和行動。」

甘地領導的印度「不服從運動」最後贏得了印度獨立!

美國全國圖書館協會主席羅伯特‧唐斯,他在浩瀚無邊的書海中尋找對人類歷史影響最深廣的書,他找到16本,並編撰了一本「影響世界的16本書」,其中第五本就是「不服從論」。

(本文作者為國家基金改造團隊顧問)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