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島嶼觀察站》破舊的人民幣─損害人民的健康/傅崑成

發布日期:
記者: 報導。
點閱率:440

到中國大陸旅行的人們,一定都有著人民幣鈔票蠻髒的感覺吧。

其實依筆者來看,大陸的鈔票清潔問題,已經大有改善了。十幾年前,到大陸旅行的人們所看到的,無論甚麼面額的人民幣鈔票,都是軟趴趴、髒兮兮的。現在的人民幣百元面額的鈔票,大都還算乾淨,硬朗。但是,五十元的鈔票就比較髒一些;二十元的鈔票更髒;十元、五元和一元、五角的人民幣鈔票,則還是又軟、又髒,基本上和十幾年前的情況,沒有甚麼改善。

想想看,這其中的道理也很簡單。在基本物價還相當低的大陸地區,越是小額的鈔票,被使用得越頻繁,換手得越快,所以就越發容易變得很軟、很爛、很髒啦!更何況,一般人的心理總是想要先把口袋中的髒鈔票用掉,留下比較乾淨的。這種心理因素,自然更增加了髒鈔票的流通速度和次數。這種「劣幣驅逐良幣」的效應,自然就使得髒者恒髒、髒者更髒,情況更加糟糕了

有一次,我和廈大的一位博士生聊到了人民幣鈔票太髒的事。這位同學很不以為然地說:「哪個國家的鈔票不髒啊!」其後之後,正巧筆者推薦他到荷蘭海牙國際法學院去研習兩個月。回來以後,我特別又問了他:「怎麼樣?荷蘭的鈔票乾淨嗎?」 他很用力地點頭說:「乾淨!人民幣的鈔票的確很髒!」

SARS發生期間,大陸政府不斷勸導人民勤洗手。但是,根據一般的經驗,一個人每天總要多次使用貨幣。一天下來,從口袋裏掏鈔票的次數,大約總要有個三、四次。如果是做小生意的人,那就更別提了。最糟糕的是,雙手可以洗,口袋裏的鑰匙、梳子都可以洗;鈔票這玩藝兒卻無法打上肥皂沖自來水,自己洗洗。

洗手不足有效保護我們免於SARS的傳染,只有冀望政府協助加速替換太髒的鈔票。因此,打那時候開始,我就經常建議我周邊的學生、朋友們,給時任副總理兼衛生部長的吳儀女士寫封信─大陸叫做「信訪」。(很可惜,迄今似乎沒有人提筆寫了這封信。)

我建議他們在信中向吳儀部長提出一項新策略─要求大陸所有每日營業額高達五十萬以上的零售業者,應該發揮大企業擁有的優勢,聘請專人,戴著口罩和防護手套,在空氣流通的工作場所,仔細分點從顧客手中收到的鈔票。一方面,尋找偽鈔;另方面,挑出太骯髒、破舊的人民幣─把他們通通送交銀行,換成全新的鈔票,使用於其賣場櫃檯。

如此,社會上的髒鈔票回流換新的速度,自然加速。而對於花錢請人做這件差使的大型零售業者而言,由於顧客總能在他的商場取得嶄新的鈔票,也就是一種良好的形象公關。

當然,有人也許會置疑,任何人都可以到銀行去換新鈔啊!何必多此一舉呢?但是,事實上,一般小老百姓生活、工作,兩頭忙,那裏有時間上銀行去換新鈔。何況,如果在SARS期間,人人都跑到銀行去舊換新,每人兩百、三百地換鈔,銀行員的工作量也將繁重得吃不消啊!也有人或許會說,大型賣場大量以舊鈔換新鈔,中國人民銀行印製鈔票的成本一定會很大。值得嗎?但是,如果把乾淨鈔票帶來的人民健康與生產力,帶來的社會整體形象,減少的醫療支出,加在一起算一算,很可能還是在財政上划算的事。

最近,終於有一位在廈門執業的中醫師聽了我的建議,很表認同,並決定要試著給北京現任的衛生部長寫信了。我們且拭目以待吧。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