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動全民急救技巧金沙社區健康營造中心舉辦講座
為了推動全民學習急救技巧,金沙社區健康營造中心昨天舉辦了「尊重生命搶先救|全民CPR教育講座」。民眾版CPR的口訣是:「叫、叫、A、B、C」!
這場講座是由金門署立醫院董文雅醫師授課並示範;課程所採用的版本是行政院衛生署於去年(二零零六年)所公布的民眾版心肺復甦術。
民眾版的心肺復甦術有五個口訣,那就是「叫、叫、A、B、C」。第一個「叫」是「檢查意識」。第二個叫是「求救」。A是「暢通呼吸道」(Airway)。B是「呼吸」(Breaths)。C是「胸部按摩」(Compressions)。
第一個「叫」是「檢查意識」;要做出「叫病人」的動作。方法為:輕拍肩膀並大聲呼喊。
第二個叫是「求救」。對象若是八歲以上及成人,要先打一一九求援(手機一一二)再立即施行CPR;或高聲呼叫,請旁人打一一九。對象若是一歲以下嬰兒或一到八歲小孩,則要先CPR五個循環(約兩分鐘),再打一一九求救。
在A(暢通呼吸道;Airway)的步驟,要打開病人的呼吸道;方法是「壓額頭抬下巴」。
在B(呼吸;Breaths)的步驟,要檢查有無呼吸或有無正常呼吸。若沒有呼吸,就要進行口對口人工呼吸兩次。檢查的方法為:臉頰靠近病人口鼻,聽、看,感覺約五到十秒。口對口人工呼吸的方法如下:不要深呼吸,只需正常吹氣一秒鐘,直到看見病患胸部起伏。(吹氣看見病患胸部起伏即可,過度吹氣會減少靜脈回流心臟的血量。)
在C(胸部按摩;Compressions)的步驟要做體外心臟按摩三十下。要領如下:按摩的位置在「乳頭連線」的中央的下方(胸骨下半段)。按壓的深度為:約四到五公分(胸廓前後徑1/3)。按壓的速度:每分鐘約一百下(三十下約十八秒)。
壓胸(心臟按摩)三十下後,再吹兩口氣(口對口人工呼吸),要反覆做到病人可以移動或救護人員到來;中間不用停下再次檢查,以免延誤心臟按摩。
若單人施救,且發生缺氧性心跳停止(hypoxic arrest)的人是小於八歲的兒童,或是溺水者、創傷者、藥物過量者,應該先吹壓五個循環(兩分鐘)才求救。
衛生署二零零六年版的CPR操作技術是參考美國心臟醫學會(AHA)於二零零五年十一月公布的CPR操作技術。民眾版的口訣是「叫叫ABC」;專業人員則是「叫叫ABCD」。D是指「去顫」(Defibrillation),要由受過專業訓練之醫療救護人員操作。
根據衛生署公告的版本,在循環執行按壓時,要「用力壓、快快壓、胸回彈、莫中斷」。
根據醫學研究及報導,一個人如果缺氧達到十分鐘,就會陷入腦死狀態;因此,學會早期施行CPR,掌握四到六分鐘的「黃金救命時間」,非常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