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陶瓷廠燒製「青花彩金」技術一流

發布日期:
記者: 張建騰/綜合報導。
點閱率:1,262
陶瓷廠燒製「青花彩金」技術一流

陶瓷廠燒製「青花彩金」技術一流

「青花」精細存國風,「彩金」光豔動人寰;雲紋、點紋百千群,官窯名瓷真可觀!金門陶瓷廠本以青花瓷聞名;如今,拜科技之賜,已有有取得容易的「金水」可以入色,讓「青花彩金」可以成為金陶另一個發展的方向。

根據金門陶瓷廠生產課課長鄭啟煌說明,金陶目前有荷口青花彩金龍鳳呈祥玉壺春瓶、圓口青花彩金蓮蓮有餘玉壺春瓶、荷口青花彩金福如東海玉壺春瓶等。

在「龍鳳呈祥」中,圖像是青龍騰雲,青鳳凌空。龍飛鳳舞、龍蟠鳳逸的表現手法,是青花瓷原有的技法;青龍、青鳳周遭,點綴著青雲;在原本的「白地」上,密佈了立體的圓紋,塗上「金水」,就展現出金粲粲的視覺效果。

「蓮蓮有餘」的花案是以蓮花為主體。青蓮以青白二色呈現幽雅,蓮葉、蓮蔓向四方牽延,構成新境地;大蓮花與大蓮花之間有小蓮花,構成繁密卻有序的圖案。花、葉之間的白地,也密佈著金點紋。

「福如東海」的圖案是「蝠入東海」。海中浪濤澎湃,波瀾壯瀾,擊岸拍石;海中有一座「壽山」,山上有靈芝,是長生不老的意象。接近瓶頸的部位,寫著「萬事如意」。蝙蝠群飛,周遭密佈著金雲紋,海天之間,密佈著金點紋。

據鄭啟煌所述,「青花彩金」是近年來新興的工法,熔合了傳統與創新;在同業之中,金門陶瓷廠的「青花彩金」的產量是比較具備規模的。每一個「青花彩金」,都要經過五道工序才能完成,失敗率也比一般陶瓷高。瓶身上立體狀的金點紋為數成百上千,都是一點、一點地點上去的;立體的金雲紋也是一筆一筆描出來的。

「青花彩金」的製作過程中,要經過七百五十度的素燒,兩次高溫一千三百度的窯燒,最後再經過一次七百五十度的低溫窯燒;其間,青花、金點紋、彩金要分段處理。

鄭啟煌表示,陶瓷工業的出現,需要天時、地利加上人文;陶瓷藝品,就是這些條件的綜合呈現。金門因為有瓷土,在特定時空下,造就了陶瓷業,並在青花瓷上,發展出足以傲視一方的水平;如今,因為有金水的應用,更得以在傳統的基礎上走出新的方向,做出既秀雅,又金碧輝煌的「青花彩金」。

傳統的青花瓷是以含鈷礦土為著色劑,經高溫窯燒之後,就可以呈現出藍白花紋相間的效果;呈現的方式包括:白地青花、藍地白花、青花線描等。明代的青花以胎釉精細、青色濃豔、紋飾優美為特色,是青花瓷器的黃金時代;所使用色料是「蘇麻離青」。

彩金所用的「金水」,就是液態的黃金。液態金是德國人所發明,清代時就已傳入中國。隨著時代的進步,金水取得容易,純度可以和真金一樣,上金後可以展現出亮金與霧金的效果,應用也越來越廣;與青花結合之後,就展現了新的視覺效果。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