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教師臉譜」專題系列〉黃雪蔭獲SUPER教師特別獎殊榮

發布日期:
記者: 李金鎗/專訪報導。
點閱率:571

在教育界服務三十多年的金城國中黃雪蔭老師(見圖,李金鎗攝),今年獲得中華民國全國教師會第五屆SUPER教師特別獎,她回憶當年初入職場憑藉的銘言是:『多做事,學本事』、『做中學、學中覺』,多年來全力投入教育,站在自己的工作崗位上努力不輟。黃雪蔭強調,身為老師的我們,要懂得善用科技軟體、應用資訊融入教學,對於社會的脈動要與時俱進。

黃雪蔭老師畢業於國立台灣師範大學衛教系,於六十四年返鄉服務於金城國中至今,她表示,任何傳道授業者不能以「過去的知識,教育現在的學生,去面對未來的世界」。「專業」也是經驗累積的,在教育的崗位上,『老師』也是需要學習的角色,學習不限於課堂上,也未必是形式的進修;人生是一門永無休止的學問,人格修養的圓滿也是永無止境的,以一顆學習的心面對人生的各種歷練,我們將恆久保有青春和活力。

黃雪蔭表示,現在教特教班,這些孩子不同於一般學生,每個人的狀況也各不同,必須用更多的耐性來引導。簡化教材,設計教材,盡量的生活化學習,能『做到』才是真『知道』。在他們身上不容易馬上看到成果,但看到家長對老師的信任,就是最大的安慰。黃雪蔭老師在教育工作上常將慈濟的靜思語「心寬、念純,美善、人生」融入教材中,予學生潛移默化之薰陶,慢慢地滋養豐厚他們的心靈,帶給學生深遠的影響。因為『歡喜來教書』在成就學生的過程中,事實上也正是成就自己;能捨才能得,從捨的過程中,所獲得的那分喜悅,是人生難得的歡喜。

黃雪蔭強調,身為老師的我們,要懂得善用科技軟體、應用資訊融入教學,對於社會的脈動要與時俱進。如此教學必然生動有趣貼近學生的心、這也是我的綜合領域課程教學心得。對於生活周遭發生的大大小小事情,都是我們隨手可擷取的教材。老師所能給予學生的最大幫助,不是讓他成績及格,考試過關,而是教導他在不可變的環境中,如何調整心態,時時保持樂觀積極的生活態度。

黃雪蔭在教學的同時,還利用假日參與各類進修研習及訓練,所以也是童軍木章持有人、佛教慈濟基金會委員、佛教慈濟基金會金門區兒童班教學組負責人、現階段也是金門縣國教輔導團綜合領域輔導員。因長久的接觸慈濟世界,常將慈濟靜思文化融入綜合領域活動中,覺得相當得心應手,揮灑的空間很大且成效良好。更深刻體會到生活教育是做人的起點,人人守禮守節、明禮知恥,未來社會才有希望。他表示,未退休之前、我全力投入教育,站在自己的工作崗位上努力不輟,不斷吸收新知,以因應快速的時代變化。而未來退休之後,我將全心奉獻做慈濟志工。

(系列之六)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