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旬老人王木成熱心地方事
聲波「廣播」全沙美,喉舌惠及七村鄰;八旬老人王木成,陳情造路為祀神!沙美大士宮前多了一條產業道路,可供公車繞行至此。汶沙里長張瀚龍表示,這條路若說是「成叔仔」一力爭取來的,一點都不為過!
位在忠孝新村往山西之間的大士宮,主祀觀音大士和焦面大士;王木成表示,大士宮的信徒除了沙美地區,還擴及青嶼、官澳、塘頭、西園、後珩、吳坑、田墩。
青嶼等七個村的信眾若要到大士宮,得搭車到沙美車站再步行前往,甚為不便;尤其是老人家行動不便,更加費力。
為了方便附近村落的進香客,王木成透過農會系統及行政系統,爭取在大士宮前闢建產業道路,以便通往沙青路(沙美-青嶼);結果得到金門縣政府和車船管理處的支持;不但讓大士宮到沙青路的產業道路建成,還另外多建了兩條產業道路。這三條路,兩條建在第九工區,一條建在第七工區,共計投資了三百萬元。
王木成表示,陳情書是他請萬安堂前主委張金溫執筆的;金門縣長李炷烽曾經前往會勘;這件事情辦得很順利,過程沒有「反手」和波折。
張瀚龍表示,主動發起及陳情造路的人是王木成;縣長來會勘時,萬安堂副主委莊木水、地方里老張海傳、張金福、黃璋全::等,也表達了支持的立場。張瀚龍表示,王木成年紀快八十了,卻熱心地方事,讓人敬佩。在王木成家中,自費裝設了播音系統,聲波涵蓋的範圍比汶沙里公所的擴音器還要廣;他常「為民喉舌」,廣播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