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李縣長昨赴台爭取中央財政挹注

發布日期:
記者: 陳榮昌/綜合報導。
點閱率:343

立法院財政委員會昨(十一)日上午召開全體委員會議,就「行政院財政收支劃分法修改方向,及如何解決地方財政日漸窘峻」,邀請行政院主計處及財政部長進行專案報告。縣長李炷烽特地由金門赴台與會,爭取中央增加對離島金門的財政挹注。

擔任該次會議的國民黨召集人費鴻泰,特別將全國各縣市財政局長邀請到立法院共同研商,縣籍立委吳成典認為該案攸關金門財政收支,特別商請縣長李炷烽及財政局長黃景舜親自與會,成為該次會議唯一出席的縣市首長,費鴻泰也因此邀請縣長李炷烽優先發言,表達金門縣的看法。

李炷烽表示,金門地區自民國三十八年至四十四年實施軍事管制,民國四十五年至八十一年則實施戰地政務,在「一國兩制」的施政體制下,許多政策和台灣完全不同,民國八十一年解除戰地政務之後,原本屬於中央權責的業務,諸如造林、監理、港務、港警等等,中央應予接管,但中央多次違背法令,以地方自治為由推諉卸責,單以九十一年至九十五年港務費用,金門縣政府就多付了八至九億元。

李炷烽也指出,中央對金門政策獨攬,補助經費又年年緊縮,以九十五年為例,金門縣繳交中央四十六億多元,中央各部會補助金門才四十四億多元,統計短差一億七千八百多萬元。至於全國十八個機場,金門機場場站設施最差,民國八十四年興建是以全年進出旅客為六十萬人次計,但今年截至目前為止已高達一百四十六萬人次,雖然多次呼籲中央檢討改善,但工程仍停留在規劃階段。

李炷烽認為,政府存在的價值就是在為民眾解決問題,但目前的政府,「資源的分配是以選票來考量」,殊不知政府要獲得民眾的認同,端視其政績實踐多寡,民眾才會相對的回饋支持。李炷烽說,目前金門國民所得僅僅是台灣的67.68%,遠遠比不上台灣本島,但是,大家只知道金門是福利縣,就是因為沒有工作機會、沒有發展契機,金門的民眾才需要政府補助。執政黨應歸究原因,不要認為金門財政充盈,而忽略對離島應有的財政挹注。

會中,也陸續聽取各地方政府意見及接受立委諮詢,與會地方財政首長一致表示,中央政府不要一味「中央請客,地方買單」來訂定政策,對於地方財政困境應一併兼顧。由於「財政收支劃分法」,行政院與立委有諸多版本,為尋求共識,將擇期另行召開。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