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小被拐離家園70年一圓尋根夢莊添順從泉州到沙美尋親
稚齡方七遭拐誘,人販轉過二、三手;七十七歲回金門,十親九故誰識叟?小時候從金門被拐賣到大陸的老人莊添順,昨天回到沙美老街尋根。莊添順幾乎可以確定「沙尾」(沙美)就他的出生地;但是,「可能」的親故們,卻沒聽過有一位親人曾經走失或曾遭拐走!
莊添順以一九三零年農曆十月初十為出生年月日,今年已七十七歲。他在七歲時被人口販子從金門拐帶到泉州,賣給了養父、養母,由黃氏改為莊姓;養父的名字是莊水法。
他被拐時只有七歲,年幼不省人事,既不知道親生父母的名字,也不知道自己的名字;昨天,他在公益、慈善團體和熱心人士的協助下,回到心心念念的故鄉,從沙美萬安堂一帶找到浦邊蓮法宮一帶,但因為人事全非,線索太少,不能確定自己還有沒有沙美的親戚。
莊添順現的戶籍是中國(大陸)福建省泉州巿惠安縣東園鎮龍蒼村六組。當年,他被拐子帶走後,轉了二、三手,才賣給養父母。拐子並沒有對他施虐;養父母對他也不錯,但養父很早就過世,養母也過世四十五年了。養母如果現在還活著,年紀是一百一十九歲。
在養父母的家,只有莊添順一個男丁,另有姐妹;他唸到國小三年級後,因為家境狀況不佳,十二歲起開始學做裁縫,但未出師。二十歲結婚,娶黃秀英為妻(今年七十七歲),並開始以搬運工為業。在六十歲以前,他經常要肩挑一百八十公斤的米或其它貨物;他說,貨越重,肩越沈,心裡越是高興,表示可多賺幾個錢養家。
他和妻子育有五男七女,長子莊賢輝今年已經五十三歲,目前從事建築業。莊賢輝表示,他父親對故鄉的懷念是無時無刻的,有時候心緒不佳,更會嚷著:我要回金門去!
莊添順長達七十年的尋根夢,一直到昨天才實現;他是在泉州巿金胞聯、金門愛心基金會的協助下,才獲得這次金門行的機會。金胞聯的張亞倫、愛心基金會的許金龍,都是熱心幫助他們的人。莊添順、莊賢輝父子兩人隨團於昨天上午搭船抵達金門之後,再由黃氏宗親黃水英、黃獻鐘、黃章全、黃水源等人陪著他到沙美老街尋根。
一行人在沙美萬壽亭旁的停車場下車後,走過仁愛街、信義路,穿越「隘門」,來到萬安堂。在莊添順的兒時記憶中,他家附近有一座廟,廟中有三座大佛;屋旁有穿孔的大杉木。家中的孩子,除了他之外,還有兩個哥哥;另外還有一個妹妹(姐妹),但從小就被送給姑姑當養女。有一個哥哥的名字裡有個「目」字。
昨天的尋訪過程,黃章全領著莊添順到萬安堂一百二十六號的一棟老宅中尋找記憶。一位名叫楊玉旋的阿婆是老宅的所有權人之一;楊玉旋已故的丈夫叫黃振華,乳名或綽號也有個「目」字,人家叫他「小目仔」。不過,她很肯定地說,她「老欸」(老公)只有一個哥哥(黃振德),一個妹妹(黃秀榮)。妹妹(小姑)被送給浦邊的親戚當養女,但卻沒聽婆婆說過還有一個弟弟(小叔)。
圍觀的大夥兒尋了又尋,想了又想;楊玉旋突然說:會不會是「隔腹」的(堂兄弟)?楊玉旋表示,她家的祖公廳兩旁,一邊廂是黃振德、黃振華兄弟住的廂房,對面的廂房則是同祖父的伯父所有。她聽丈夫說過,有一個乳名叫「憨目欸」的隔腹兄弟,與丈夫感情很好,後來卻不見了,「沒橫沒豎」。
由於在沙美老街找不到答案,黃水英又陪著莊添順父子到浦邊「蓮法宮」旁的住家去找黃秀榮。黃秀榮的丈夫是周水能,兩人都已八十一歲;據夫婦兩人表示,黃秀榮家只有兄妹三人,只有兩個哥哥,卻沒聽過還有另外一個哥哥。黃秀榮十歲時為躲避日本,與雙親逃到大陸將近十年,今年已八十一歲,年紀比莊添順大,不會是妹妹。不過,莊添順覺得也可能真是姐姐;他說,他那個時代的小孩子比較「憨」,他被帶走時,連父母親的名字都還不知道,可能把是姐是妹也弄混了。
莊添順的兒時印象包括:姓黃。有一個兄弟的名字有個「目」。家旁的廟中有三尊大佛。廟後有菜圃。屋旁有杉樹。
這些記憶,與萬安堂的現況有同有異。萬安堂的「大佛」實際上是兩尊保生大帝;另有一尊中型的「三忠王」。廟後是一棟古厝,沒有菜圃,但廟後古厝旁原有一株大榕樹。
從沙美萬安堂找到浦邊蓮法宮,莊添順見了許多人,但無法確定彼此是不是親人。沙美萬安堂前一二六號老宅中,掛著黃秀榮生母的遺像;莊添順瞻仰遺像時,實在認不出那位高齡的老者究竟是不是他的媽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