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走,別怕,上山去!折翼天使勇敢挑戰自己

發布日期:
記者: 張建騰/綜合報導。
點閱率:522

記者/報導

走,別怕,上山去!腦性麻痺?全家是輔翼!蜻蜓飛黃蝶戲,好個太武山之旅!金門縣身心障礙者家長協會昨天帶領身心障礙者上山運動,孩子們有的是腦性麻痺,有的有自閉症,有的有懼高症;不過,家長們克服萬難,就是要讓他們上山挑戰自己。

今年十二歲的陳怡伶是一位腦性麻痺患者,她在媽媽、爸爸、姐姐、妹妹的合力下,坐著輔具,被推上山;媽媽說,走,上山,別怕!全家人便朝著目標前進。沿途有林木森森,蜻飛蝶舞;許多遊客見狀,也想幫忙他們推一下。

陳怡伶的媽媽是吳瓊治,她是一個能夠勇敢面對現實的媽媽;她說,帶怡伶出來透氣,可以讓許多處境比較好的身心障礙者家長更有信心,讓更多小朋友可以重見天日;能帶怡伶出門,吳瓊治自己也覺得更加樂觀,至少女兒不是「臥床天使」,只能躺在床上。

腦性麻痺是指大腦中的中樞神經系統,在發育成熟前,受到損傷或發生病變,導致運動機能發生障礙。腦性麻痺患者的肌肉通常不是完全癱瘓,但可能同時有視覺、聽覺、語言或學習上的障礙,屬於多重障礙類別。

怡伶八個月大就病發,吳瓊治用愛心和耐心把她帶大,而且堅持要讓她受教育;因此,她不但爭取就學的機會,還到學校伴讀四年。如今,怡伶已經是國小六年級,吳瓊治為了回饋社會,則利用時間去做居家服務。怡伶現在是留校緩讀,這位偉大的媽媽希望女兒能繼續到國中接受特教。她覺得,她們母女若能多走幾步路,其他可敬的媽媽,就會義無反顧地,讓子女接受教育,走入人群。

在太武山上,怡伶全身固定在輔具上,只有頭部和臉部可以運動;當媽媽為她唱「妹妹揹著洋娃娃::」時,她笑了,笑得很開心。吳瓊治表示,能到學校,那怕只是學會擠眉弄眼,對怡伶都很重要!

在「海山第一」石門關內的廣場,折翼天使們與父母、兄弟姐妹一起運動、遊戲;歡樂、狂喜的聲音就是天籟。望著天真無邪的孩子,為人父母者憂喜參半,有些家長對於這些特殊的孩子在學校受到欺負,感到難過,他們希望學校的老師們,能教導一般的孩子,要對相對弱小的同學,心存包容、同情而不是加以戲弄、傷害,這樣才能教養出品格良善的下一代。

有一對父母的孩子是個自閉兒,他曾在學校被打;事發後老師問過打人的孩子,對方笑嘻嘻地說沒有,事情就算完結了。可是,這對父母問過自己的孩子,孩子可以明確地指認打人的人是誰;他們要孩子不可騙人,否則就會被警察抓去;孩子說:「我不怕警察,我是好孩子!」這是他說過最長的句子!孩子的父母表示,自閉症的孩子個性很執著,不懂得誣賴人;他們希望教師要好好處理這類的問題,這不僅關係到身心障礙者的受教權,也關係到一般兒童的品性(不應欺負弱小,不應說謊)。

還有一個媽媽的孩子是肢體殘缺,他曾經自己跑出校園,想要自己坐車回家。孩子在學校曾被同學譏笑為「斷手妖怪」,曾被拿石頭丟;由於做媽媽的一有事就去學校了解情況,似乎引起了老師的反感;在資源班,孩子的情況還不錯,一到普通班,好像就被老師放棄了!這位媽媽覺得,教育工作者應該要有耐心和愛心,對特殊的孩子的態度,就是對一般孩子的身教。

身心障礙者家長協會昨天是到太武山上舉辦「金門縣九十六年度身心障礙者親子體適能運動會」;合辦或協辦單位包括金門縣政府、金門縣立體育場、中華民國聯合勸募協會協辦。活動的目的是要鼓勵心智障礙者及家長多參與休閒運動,加強心智障礙者的體能發展,增進親子的互動,並讓家長們互相打氣。

這次活動,少了總幹事林金羨,理事長楊財祥感到惋惜;他說,林金羨對協會的實質貢獻很多,卻因「人言可畏」,忿而於今年八月辭去。

活動中,為身心障礙親子提供服者有社工員蔡素真、志工黃琴、陳國仁等。黃琴、陳國仁服務於空軍,他們對家長協會的活動很認同,希望身心障礙者應該勇於走出戶外,一般人也應該對身心障礙者有更多的認識和鼓勵。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