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島嶼觀察站〉聲援琉球人民──琉球和查莫若人民應有權獨立!/傅崑成
上個月底(2007年9月26日),在日本統治下的琉球(日本稱之為沖繩),有超過11萬當地人民憤怒集會,抗議日本文部科學省下令篡改歷史教科書。看到這些報導,再想想臺灣教育部當前不倫不類的歷史教科書篡改行動,不禁對那些企圖改變歷史記錄的小人,感到羞恥;也為各地真正的島嶼原住民感到悲哀。
目前琉球各中等學校的歷史教科書中,記述有二戰結束時,日本軍隊強迫成千上萬名當地居民用手榴彈進行集體自殺,不讓他們向美軍投降的史實。但是,今年3月,日本政府下令出版七本新的歷史教科書,修改了日本軍方在琉球大規模自殺事件中所扮演角色的描寫。只淡淡地提到「有的居民被迫集體自殺」了事。
沖繩島(琉球)戰役始於1945年3月,歷時90天,當地約四分之一平民在戰役中喪生。
日本人早先於1879年,以異族的身份,武力侵略、佔領了琉球,消滅了琉球國(古中山國),改其名為沖繩。二戰將敗之際,又用軍隊強迫當地人民自殺。如今,卻沒有勇氣和意願,正面看待歷史,竟然企圖掩蓋歷史真相。這種無恥的行徑,就和日本政府企圖掩飾慰安婦的歷史記錄一樣,令人感到憤怒。
現在不但沖繩縣知事公開出面,批評日本政府,琉球地方議會也早在今春,就曾兩度全數通過決議,聲稱:「沒有日本軍隊的參與,集體自殺不可能發生,這是不容否定的事實。」
但文部科學省官員始終「不動如山」,堅拒改變既定的篡改歷史策略。
事實上,這是日本右翼勢力企圖抹殺二戰期間日軍戰爭罪行的一部分。顯然地,日本極右翼在日本保守黨前首相安倍晉三的領導下,占了上風。日前,安倍突然下臺,福田內閣就位,但今後是否會有不同的做法,讓人懷疑。
琉球自古是對中國非常友好的島嶼小國,曾經擁有自己的語言、文化傳統。其悠久的歷史遠超過今天大部分的亞洲國家。琉球自明朝洪武初年起一直奉中國正朔。1853年,用炮艦叩開日本國門的美國海軍准將培利到當地「造訪」時,琉球使用的仍是咸豐年號。
但在上述1879年(光緒5年),日本強行侵琉,改琉球國為沖繩縣。按照︽開羅宣言︾和其他多個二戰文獻和條約的規定,日本必須「無條件投降,並歸還所有戰前以武力非法佔據的領土」。朝鮮半島、臺灣、澎湖和琉球因此都已經為日本所放棄。但是琉球卻被美國託管。
製造後續問題的美國,後來為了防堵中國大陸與蘇聯的共產主義勢力,竟然在1971年託管結束時,將琉球的「行政權」(注意:並非「主權」)還給了日本。因此,嚴格說來,琉球的國際法地位迄今未定,琉球人民應該享有民族獨立自決權利。這種殖民地身份,當然和臺灣不同。
前些時候,1971年負責「沖繩返還交涉」、今年已經87歲高齡的原日本外交官吉野文六,曾對︽讀賣新聞︾和︽朝日新聞︾等媒體透露:當年日本為了從美國手裏接管琉球,曾經向華盛頓政府秘密付款。
顯然,美國在這個過程中,真正「出賣」了琉球人民。
筆者曾經數次造訪西太平洋上的琉球和關島,深知琉球人並不願意看到祖先的領地成了日本國土。但是,在國際上,他們欠缺任何奧援。在國內,日本的統治手段十分嚴密,更沒有翻身的機會。其可憐的情況,就如同住在關島的查莫若人一般,面對美國巨人的侵入,只能乖乖地轉換成為美國籍,但在美國境內卻永遠只是「一小批」不起眼的二等公民而已(無權選舉參議員)。
筆者認為,按照國際法的理論與精神,我們應該對琉球人和關島的查莫若人伸出援手,給予他們「結束異族殖民統治」的獨立公決機會,並且支援他們加入聯合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