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清國以星雲的讀書四要開場陳為學主講金門下坑史蹟源流
「讀作一個人、讀明一點理、讀悟一點緣、讀懂一顆心」!金門國家公園和金門縣寫作協會昨天合辦「每月讀書會」;理事長楊清國以星雲的讀書四要做為開場。
這場讀書會是由述美國小校長陳為學擔任主講者,他花了很多時間作自我介紹,因為他的名字就叫「為學」。「為學要如金字塔,要能廣大要能高(胡適語)」「為學必須窮究到底,論人不妨稍留餘地(陳為學語)」,則是他用來區分做學問與做人的態度。
推動讀書會的工作並不容易,寫作協會的總幹事陳秀竹表示,金門國家公園管理處處長黃文卿由︽金門日報︾上看到寫作協會的活動,覺得很有意義,因此主動給予協助,使這次的讀書會可以辦得有規模。
楊清國表示,讀書和寫作是一體兩面,共同並存的;讀書之後,心中有了激盪,就會想要說出來或寫出來。寫作既是行為也是能力,但若沒有讀書,是寫不出來的。
他表示,金門縣寫作協會曾經到同安去「讀」金門進士的墓和遺跡,到大嶝(集美中學),到福州(師範大學文學院),到廈門(廈門寫作協會)去辦讀書會,成效很好,反而沒有在金門自己的地方讀書,因此決定辦理一系列的讀書會,並由陳為學校長擔任第一棒。
楊清國曾經擔任過國際佛光會金門協會會長,他用國際佛光會創辦人星雲的讀書四要來做為開場白:讀書要讀作一個人,讀懂一顆心,讀明一點理,讀悟一點緣。在讀書之後,要能修正缺點,發揮優點;要能明理,而不是滿口歪理。
陳為學昨天在「每月讀書會」的講題是「︽金門下坑史蹟源流︾導讀」。前一個小時,他演講的內容是「與母校|金門高中學弟學妹的初次見面禮」(因為有許多高中生到場聆聽)、「關於我的筆名」、「回首來時路」、「我的學習之旅」(個人小檔案、最高學歷、主要經歷、求學過程、演講動機、專業工作成就、工作的未來發展、個人期望達成之目標、研究計畫書、著作)。進入正題之前,另有前言,並用「還君明珠雙淚垂」、「故園東望路漫漫,雙袖龍鍾淚不乾」等詩句做為示例,說明量詞的象徵意義。
陳為學的著作包括︽金門縣鄉土教材圖畫故事書︾、︽下坑的美麗與哀愁︾、︽金門縣金沙鎮志.人物志︾、︽金門陳氏志略︾、︽滄海一粟集︾,並參與︽金門縣志︾︿政事志﹀和︿人物志﹀的編寫。
︽金門下坑史蹟源流︾是他尚未付梓的新著;在序中,他說明這本書是他的第四本書,字數約三萬多,目的是要讓祖先的文采,族人的光榮,公諸於世。內容則有:︿陳顯的故事﹀、︿南海公「開科第一」釋疑﹀及附錄等,共二十二篇。他的第五本書是︽百樂客詩文集︾,原訂於昨天導讀,後來決定改到明年一月再來談。
在讀書會中,陳為學介紹了幾對與人酬酢的「冠名聯」。有他送給金管處處長黃文卿的「文曲翔宇瑞聖島,卿雲飛天護家園」;有楊清國贈他的勉語:「為者常至,學者常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