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馬來西亞華僑一行廿人經小三通返金省親並拜會縣府

發布日期:
記者: 陳榮昌/縣府報導。
點閱率:609
馬來西亞華僑一行廿人經小三通返金省親並拜會縣府

馬來西亞華僑一行廿人經小三通返金省親並拜會縣府

馬來西亞巴生雪蘭莪金門會館一行二十人,十二日經小三通返金省親,並於昨日下午拜會縣長李炷烽。李炷烽推崇僑親的偉大、對金門的貢獻,他認為,過去地區受到僑親大力的支助,今日稍有能力,也應盡點心力,幫助旅外的金門僑親。 來訪的巴生雪蘭莪金門會館成員包括:劉天助、陳嬌、劉天立、林秀環、劉素珍、李亞勝、劉天平、吳秀美、雲昌文、洪金花、葉振殿、黃清娥、劉進和、李長娣、楊金第、李蘇樺、何玉妹、陳金興、葉玉佩、陳揪婉。一行人預訂於十五日經小三通前往廈門,再返回僑居地。

返金的僑親中,不少人是第一次返回故鄉,僑親們對於叨擾縣府相當不好意思,不過,縣長李炷烽、社會局長許乃權、課長李廣榮等人都在場熱烈歡迎。

縣長李炷烽還記得,上一屆世界金門日在馬來西亞舉行,劉天助等人還特別派車從機場接送到吉隆坡,讓他很感恩,他希望此行能讓大家都有回家的感覺。

李炷烽表示,不管離家多遠,回到家都是最溫暖的。他指出,僑親們為生計,從金門遠赴海外打拚,箇中心酸,他可以體會。因為,他的父親於民國二十五年底,也曾落番到南洋十多年,當行船人,因此,他對於南洋地名、地理關係都相當熟悉。

而父親返金後,常向他提起出外落番的辛苦,讓他充份感受到,在家日日好,出外朝朝難。海外有些地方的環境之差,不是鄉親可以想像的,但是,雖然生活艱辛,僑親們依舊省吃儉用,寄錢回金門,蓋學堂供家鄉子弟唸書,僑親的偉大,對故鄉金門的貢獻,只有親身感受才能瞭解。

李炷烽說,過去地區受到僑親大力的支助,今日稍有能力,也應盡點心力,幫助旅外的金門僑親。李炷烽表示,金門鄉親現在的收入,可能不如十萬大軍駐金時,但是生活還算安定,大家實應感恩圖報,表達一份心意。目前海外許多偏遠的地方,一切都不如金門,實在應該予以協助。

李炷烽提及,檳城、棉蘭等處金門鄉親多,而當地討生活不易,在中國大陸未強大時,可以說旅外的金門僑親都是寄人籬下,甚至遭受到排華之苦。他記得,民國五十六年時,他住家的前面,就一家七口人,因為印尼排華之故,被迫返金,所有財產付諸流水。他希望金門鄉親能體會,這種寄人籬下的感受。

李炷烽也說,他爺爺有四個兄弟,只有爺爺留在金門,其他人因為家鄉謀生不易,都被迫落番討生活。對於馬來西亞巴生雪蘭莪金門會館鄉親們還有這份心返金探親,讓他相當感動。李炷烽指出,現在大家都到廈門發展,希望未來有一天,僑親的子女們能返金發展。

李炷烽表示,曾到南洋探望過僑親,有機會還會再去那些沒去過的僑社拜會,由於明年此時,第三屆世界金門日將在廈門舉行,他也歡迎大家參與。

李炷烽也希望到河南尋根,他說,我們可能不曉得要往那裡去,但應知道我們由何而來,這樣,就可以代代傳衍,生生不息。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