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中小昨辦校園廚餘及落葉堆肥研習活動
為推廣廚餘與落葉堆肥處理工作,金寧中小學昨日辦理「校園廚餘及落葉堆肥研習活動」,邀請中興大學土壤環境科學系黃裕銘教授指導利用廚餘及落葉做堆肥的撇步與經驗分享,並鼓勵社區、學校利用空地自製堆肥,所產生的有機肥料可直接用於種植作物或作花果施肥用,清潔又環保,達到垃圾減量及資源再利用目的。
針對廚餘與落葉堆肥處理工作,寧中小曾於今年九月底邀請中興大學黃裕銘教授蒞校指導,觀看黃教授親自動手操作廚餘堆肥的製作過程,總算對堆肥有一完整的概念,為避免堆肥過程中又造成環境髒亂,務必以正確方法來進行,極需專家來示範指導如何進行堆肥工作,故辦理是項研習,期望對各校的落葉堆肥工作有實際之幫助。
這項由金門技術學院主辦,金寧中小學協辦的廚餘及落葉堆肥研習活動,昨日在寧中小視聽教室展開,邀請中興大學黃裕銘教授指導,金技學院林世強教授、寧中小校長許維民及高中和中小學總務主任或相關人員與社區有意願做落葉堆肥之人員近八十人參與,
活動過程安排許維民校長介紹寧中小的環境教育,許維民表示,教育即生活,生活即教育,因此在校內推動垃圾減量、資源回收的環保工作及生活教育,利用廚餘及落葉做堆肥不只可以做為校內環保教學,做好的堆肥還可做為樹木及蔬菜區施肥所用的堆肥液及植物肥料。因此在校內積極推動環保教育,不但利用學生午餐廚餘及落葉做堆肥,甚至有枯木堆生態區,既環保又有教育效果。(寧中小曾獲地區綠美化工作第二名和第一名,寧中小班聯會榮獲全國環保有功社團。)
中興大學土壤環境科學系教授黃裕銘教授主講廚餘與落葉堆肥處理工作有關知識。教授黃裕銘實際演練廚餘與落葉堆肥,指導學員如何將廚餘埋於落葉深處(40公分以上),加速堆肥腐熟速度,因廚餘中常含氮素(魚、肉、豆),堆肥化過程產生的臭味易被落葉吸收,不會外溢。利用容器做堆肥時,在桶內先入5公分左右之落葉堆肥土(土是略乾的),再以一層廚餘舖入,厚度約圍2|3公分,即再舖上一層堆肥土時,廚餘腐熟快,且無臭味。此種廚餘和落葉土做成之堆肥,肥分較高,使用時,與土壤之混合比例宜提高土壤量為1:4|1:5,或攤於土面上,讓肥分隨澆水而進入土壤中。同時參觀寧中小校園綠美化工作、中水處理(廢水用於澆花)、生態池、廚餘和落葉堆肥場(分落葉堆肥、落葉加廚餘堆肥、廚餘堆肥等三種。)小農場(堆肥成果用於小農場之菜施肥用,成效良好。)
校長許維民指出,環保工作今天不做以後會後悔,為了地球的永續發展,環保教育工作一定要落實在生活中,希望學生知福惜福,並將環保觀念進一步帶回家庭及社區中實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