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楊水應作東在台辦解嚴饗宴

發布日期:
記者: 駐台特派員楊樹清/台北報導。
點閱率:751
字型大小:

今年十一月是金馬解嚴、戰地政務終止十五周年的日子,金門當地在庵前村民防戰鬥坑道正推出︽戰地36|金馬解嚴十五周年︾紀念特展,展期延至十二月二日止;在台灣,旅台金門鄉親也感染了家鄉解嚴活動的氣氛,甫舉行鑽石婚慶的同鄉大老楊水應,二十五日晚特辦了桌「解嚴餐會」,邀請的對象很特別,除了多位金門人外,還有當年的「軍派縣長」張人俊、「末代軍派秘書長」陳興國等退役將領,頗有時移事往、「軍民大和解」的意味。

楊水應心血來潮,作東的「解嚴餐會」,十一月二十五日晚六時三十分在台北市長安西路的新上享餐廳(原馬來西亞餐廳),邀約的對象有過去的「軍派金門縣長」張人俊及夫人洪梨文、解嚴前最後一任「戰地政務委員會秘書長」陳興國及夫人王明娟、前台南縣長楊寶發、金門人士中則有金門戒嚴、戰地政務時期在台的金門學人聯誼會會長、現任台大土木系特聘教授楊永斌、救國團專門委員許丕華、實踐大學副教授張火木、︽金門報導︾的義工及法律顧問李志澄律師、旅台鄉親林朝昌、洪啟義、洪炳源、洪木生及楊水應的二子楊振盛、二媳賴秀芬等計十七人。餐會由書法家洪啟義溫馨開場,補贈一幅賀楊水應、陳淑女鑽石婚慶的賀對,上書「水應萬物,應世惟信;淑範千秋,女德長春」,楊水應歡喜接受後,說今天的場合有軍、有民,剛好也是金馬解嚴二十五周年的月份,找大家來,聊聊金門往事、談談金門未來,也算是一個紀念。

張人俊於一九八一年至一九八二年擔任軍派金門縣長、又於一九八七年至一九八八年出任金門戰地政務委員會秘書長,等於跨越了兩個階段的以軍領政時期,任內頗多政務推動,任期內也正是「金馬民主運動」萌芽時,離任後的第二年一九八九年八月二十三日金馬人首度在台北「八二三金馬愛鄉大遊行」,讓軍人身分的他已意識到金門大環境正改變中,張人俊也記得獲軍派金門縣長,到任的第二天,當時才六十出頭的楊水應即飛到金門看他,「英俊瀟灑、風度翩翩,眉宇間流露出一股宏毅之氣」,此後他們搭起了互動良好的溝通橋樑,也建立起至今將屆三十載的義誼友愛。在楊水應召集、作東的餐會上,張人俊也遇到在軍管時期辦「地下刊物」、推動民主運動的人士,張人俊開起玩笑,直說「我甚麼都不怕,就怕你們!」

一九九二年金馬解嚴前夕,陳興國接替黃偉嵩,擔任金防部政戰主任兼金門戰地政務委員會秘書長,隨後十一月七日金馬解嚴,戰地政務終止,陳興國成了政委會末代秘書長。陳興國猶記得金防部司令官葉競榮發佈金門解嚴令、金門解嚴那一天,他疲於奔命府會所屬單位的業務移轉、移交,最大的場子當然就是金門縣長由過去的軍派改為官派佈達儀式及金門臨時縣議會正式改制為金門縣議會,陳興國也笑說,那一天民間發起燃放一千公尺鞭炮慶祝金馬解嚴活動,「很遺憾沒趕上」。自總政治作戰部中將執行官退役後,時常繫念金門情感,陳興國仍時而帶親友回金門走走,熟悉的一草一木,並親自作導覽解說。回復尋常百姓的陳秘書長,現又重回校園當學生,是國立政治大學中山研究所博士生,鑽研兩岸關係。

有草木皆兵的戒嚴、軍管森然記憶,也有互動、合作的軍民情感回憶;讓一九七七年至一九七四年在台灣戒嚴時期擔任台南縣長、現任全球董楊宗親總會榮譽理事長的台灣人楊寶發入神、聽得津津有味,同樣當過縣長,楊寶發在後方台灣、張人俊在前線金門,前線與後方的政務經驗真的很一樣。與會的人士多建議在座的前任、現任金門縣文史工作協會理事長張火木、許丕華要把這段金馬人的特殊經驗記載下來,身兼金門縣政顧問的許丕華則回應解嚴十五年後金門人力量要再凝聚,「金門故鄉要勇往直前,行動要展現出來,音響要散佈出來,力量要突顯出來」。

金門解嚴十五年的月份,楊水應作東,軍民一家的「解嚴辦桌」,不再是槍砲、口令聲,而是握手、歡笑聲。夜九時,眾人走出「新上享」餐廳,台北,下雨了!

  • 金城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0號 金城分銷處地圖
    (082)328728
  • 金湖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山外里山外2-7號 金湖分銷處地圖
    (082)331525
  • 烈嶼分銷處
    金門縣烈嶼鄉后頭34之1號 烈嶼分銷處地圖
    (082)363290、傳真:375649、手機:0963728817
  • 金山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2號 金山分銷處地圖
    (082)328725
  • 夏興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夏興84號 夏興分銷處地圖
    (082)331818
回頁首